《昭阳如故》

01 大楚,云昭(2/3)

,联合宫城禁军统卫云程,发动宫变,魏哀帝被季江斩于大殿,宗室祁王携国库无数金银而逃,避祸封地蜀州。

    由此,魏朝六百一十三载风华尽数灭于鲜血,成为历史文书中的凄凉文字。

    季江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楚,以邯郸及西城楚州为中心,向外扩张,据国土十七州。开国大将云程封一等荣莱侯,世袭罔替,一跃成为新朝炙手可热的人物。

    战乱四起,土地割裂,经数十年后列国十六,始定乱局挟制平衡。

    天蒙蒙亮的时候,楚军已经完全攻占西秦前锋营,大局初定。

    迎着朝阳,云昭站在焦土之上,思绪万千。空中的尘埃飘飘荡荡,行止有序的楚国将士正在清点俘虏,打扫战场。见着她,都要躬身唤一声:“将军。”

    少年将军,细算来不过才十四岁。三个月前她还是京城里的小姑娘,虽然离经叛道地学武功讲兵法,但终于是面容纤弱,气质淑华的侯门贵女。

    三个月的时间,玉阳关的骄阳将她的皮囊褪去,留下固执血腥的身躯,和残漠的灵魂。

    “云将军,甘帅请您过去。”

    一道清澈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云昭回过头看去,面前是个眉目俊朗、英气十足的少年郎。

    甘老将军与她商议向朝廷的奏报,还有接下来收复朔州的计划。

    临了老将军拍拍她的肩膀,语气不乏欣赏:“不愧是荣莱侯的子嗣,巾帼不让须眉。”

    云昭微微牵起唇角,却没有半分喜悦:“甘帅谬赞了。”

    “你父亲若是还在,定然为你感到骄傲。”

    听人提起父亲,云昭淡漠地撇下嘴角。

    她是个从出生起就不被祝福的孩子,父亲怎么会为她感到骄傲。

    甘帅没有注意到她的神色,目光透过营帐掀起的门帘看向外面碧蓝的天。

    他不禁回忆起那个年轻人。十年前在另一处战场,他见过最残酷的伤亡。

    “当年蔡丘一役,若没有荣莱侯,只怕我大楚江山不保。”甘老将军长声叹息。

    “这不可能!“云昭震惊地站了起来。

    甘老将军的声音如同一支利箭,穿透了她所有淡漠的伪装。

    她下意识地皱起眉,还不经思考便脱口而出,甚至是不懂礼貌的质问的语气:“蔡丘三日便胜了,将军何出此言?”

    甘老将军回头看她。

    云昭像一直小兽,朝着敌人露出锋利的爪牙,弓起背随时准备扑上去同归于尽。他开始有些明白这些日子以来少女与旁人格格不入的原因。

    “蔡丘全歼鲁国精锐的速胜,是你父亲一手安排的结局。”甘帅苍老锐利的眼睛盯着她说,“他早早派人截下鲁军传回朝中的军报,舍命死战,为了这个结果,驻守蔡丘的两万人,都死在了战场。”

    云昭恍然不知所措,忽然抬起头急促地说着她所知的事实:“蔡丘之战,虽敌众我寡,但我军行油攻,三日速胜,父亲……是躲闪不及被射杀的。”

    史载与她所言别无二致。所有人都称赞这虽不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却几乎奠定了楚国于乱世的地位,荣莱侯虽死犹荣。只有她,在这十年里默默地怨恨。

    甘老将军怜悯地看着她,叹息一声:“你父亲死前,身中十三箭。”

    云昭在这一刻又回到了战场,是当年蔡丘的战场。耳畔厮杀声不绝,她仿佛看到了父亲身披战甲,疲战之下浑身浴血。

    她其实已经记不太清父亲的样子,只是在书房靠着他的画像填补脑海中为数不多关于父亲的记忆。

    “我带兵赶到时,你父亲只嘱托我两件事,一是要将他留下的密信呈给皇上,另一件是让我到颍州找当时的州丞王砚书。”

    王砚书,那是周老太师为她聘请的老师。

    云昭想回京城,想回侯府,她想亲口问一问先生,这究竟是不是真的。

    云昭对父亲的印象,最后只残留一樽黑色的棺材。

    蔡丘之战后,胜利之师班师回朝,申帝亲临城门迎接。那时五岁的云昭,小小的身子勉强够的着城垛,她努力的踮起脚向下看。

    精兵列阵,阵前一樽黑棺。

    她已经记不清那时是什么天气,只头一次觉得盛夏的清晨会如此寒冷。

    城下鼓声擂擂。皇帝叹了口气:“云昭,去拜别你父亲。”

    曹亲侍弯腰领着她走下城楼,走出城门。她看着黑棺,身侧站着的人她认识,是府里的管家老五。

    她在棺前愣了很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