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剑侠传》

一百四十五章 皇家诗会(二)(2/3)

包括叶随云。

    李林甫站起道:“微臣管教无方,晨儿这般冒失,还请陛下赎罪。”

    杨玉环笑道:“相国哪里话,女儿家的心思乍被人知晓,难免害羞,人之常情嘛。陛下说呢?”皇帝笑道:“不错不错,相国多虑了。只不过朕也有些好奇,沐晨这丫头竟也有了意中人,却不知是谁家才俊?”李林甫并不接话,只是叹气摇头。面色却更阴沉。

    李隆基又道:“沐晨不愧相国之女,家教才学皆善,只可惜刚才朕答允今日无论谁人,能做出好诗文便有封赏,这丫头走的急,可要朕食言了。”

    李林甫道:“虽说不知者不怪,但为臣子者,岂可轻易扫了陛下雅兴,不若就由老臣来讨这个赏吧?”

    李隆基有些意外,道:“也好,相国请说吧。”

    李林甫道:“半年前,皇甫惟明因违滞君令,公器私用,被陛下褫夺军权之事,陛下可还记得?”冷小小听他提到皇甫惟明,心中震动。皇甫惟明此人出身天策府,乃是沙场宿将,官至陇右节度使。半年前突然被御史弹劾,说他贪墨军银,不奉诏令。皇帝大怒之下,将其逮捕下狱。当时朱剑秋就曾说过,以皇甫为人,绝不会如此行事,必是遭人构陷。背后八成又与李林甫脱不开干系。

    李隆基想了想,点头道:“记得,当时委派前去调查的官员还是相国推荐的。”冷小小心说果然是他。

    李林甫道:“自皇甫惟明被陛下下旨贬斥后,陇右节度使之位空缺已久,乃至临洮,白水等地军队无人约束,日渐散乱。况且陇右道镇抚西南,岂可军中无将。”“相国的意思是。。。。”皇帝疑问道。

    李林甫道:“今日借着恩赏的机会,老臣为陛下推荐一个合适人选,可暂代陇右节度使之职。”冷小小心中雪亮,暗叫糟糕,原来这老家伙阴阳连招,构陷皇甫惟明,为的就是安排自己人掌管陇右兵权。只听李林甫道:“神策军神羽将军刘清渊,精通兵法战册,忠勇无双,乃是最佳人选。请陛下放心,老臣已经苦心评查此人数年,方敢给此结论。”

    皇帝还未答话,太子已笑道:“皇甫将军被贬不过几月,相国却已为此考察了数年,当真有先见之明。”

    李林甫面色一变,自知失言,道:“太子殿下取笑,老臣身居宰执,岂能只为一个地方部队费心。国家繁盛,各方各面皆求贤若渴,亟需各样人才,因此平日多做准备考察,以便如眼下般不时之需。”太子不再言语,他毕竟刚被解禁,也不敢在父皇面前说太多,心中却是暗暗焦急。此时他身旁的李芸娆突然感到脖颈被什么东西打中,用手一摸,竟是一小片碎树叶。她顺着方向望去,唐西瑶正对自己不停的做手势,指着冷小小。而此时所有人都在听李林甫说话,并未发觉。李芸娆心下大奇,既不明白唐西瑶之意,更想不通,她距离自己两丈之远,怎能做到用小小一片毫无分量的树叶碴子打中自己。

    那边厢唐西瑶看李芸娆傻头傻脑,完全领会不了自己的意思,只好让齐御风故技重施,引起太子的注意。她心想多亏齐御风在此,只有他的百花拂穴手内功能做到如此精准且毫无声息的将枝叶打过去。叶随云虽也可做到,但必定有破空之声,反会引起旁人注意。待到太子也注意到了唐西瑶的暗示,眼睛一亮,俯在李芸娆耳边悄言几句。

    此刻皇帝李隆基眉头微蹙,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又似乎觉得自己既已答允封赏,若是驳回岂不当众食言。

    幸好这时李芸娆走出来,道:“父皇,诗会论赏当有先后之分才算公平,刚才儿臣的奖赏可还未领呢。”李隆基失笑问道:“你这丫头突然想要什么了?”李芸娆道:“女儿要为父皇分忧。”李隆基奇道:“如何分忧?”

    李芸娆道:“陇右节度使镇守西南,防范吐蕃,地位何等重要,岂可轻授。虽然女儿亦相信李相国一心为公,老成谋国。可父皇连那刘清渊将军的面都未得见,对此人品性如何,是否称职更是一无所知,若是把军职授予,岂非草率。”

    李隆基不料这女儿竟有这等卓越见识,问道:“你的意思是。。。”李芸娆道:“若说找个合适之人,其实何必麻烦,眼前就有个极佳的人选。”李隆基满腹疑惑,不知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天策府归德中郎将冷小小文韬武略,当世英杰,再合适不过了。”李芸娆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其中不少老臣点头赞同,而那些平日对朝事毫不关心的年轻男女甚至不知冷小小是谁,纷纷左右相询。

    皇帝愕然片刻,看了看不远处同样吃惊不小的冷小小,拊掌道:“芸娆说的不错,冷卿岂非合适之人。你们说呢?”这话问的正是身边的杨玉环和高力士。二人都道:“陛下英明。”皇帝得意朗笑,却忽略了那个只会玩耍胡闹的女儿,刚才竟会与平日大相径庭,说出那样一番话来。唐西瑶却知那是太子李亨教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