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武圣:从泡脚开始》

一三七:佛心圆满!龙象之变!(3/5)

半晌回来道:“老爷,听说是有做法事,是衍法院首座空了大师讲经祈福。”

    “做法事……谁能让一尊罗汉亲自做法事祈福?”

    李随安不禁有些好奇。

    萧小瓷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李随安,“老爷,我们去祈福吧,今日正是祭祀的节日,也为李家先祖祭奠祈福。”

    李随安哪还能拒绝:“走,我们也去沾沾光。”

    法事是寺院道场首要行事之一,是佛教为诵经、说法、供佛、施僧、超度亡灵、向佛忏悔等宗教活动而举行的集会、仪式。

    佛教法事有二十种。

    其中一种便是上灯胜会。

    灯代表光明,点灯首要是点亮自个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明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通常寺院均在重要节日举办上灯法会。

    李随安本以为这场法事,也是为今日赏灯节准备。

    来到正殿,发现这里动静不小。

    外围八百名白衣僧人齐坐四周,诵念《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内圈是十数位黄衣大德高僧盘坐,诵念往生咒。

    最中间红衣禅师,便是空了罗汉。

    这可就不是一般的法事了,莫非是在超度什么人?

    一般只有在超度的法事上,才会念往生咒和地藏经。

    不时有信者上香,通过烧香,缕缕青烟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感应加持庇佑。可以上达天听,下及幽冥,感应道交。

    看到一旁虔诚的萧小瓷和水仙,还有跟他一样,伸长脖子到处乱看的小鹿。

    李随安不是信者。

    但到了这等场合,也不介意焚香一炷,为先祖祈祷。

    小鹿懵懵的,也跟着一起烧香,嘴中念念有词。

    李随安听到了“奶奶”词汇。

    不由轻轻摸了摸小鹿的脑袋瓜。

    不少信众跟随念经,有的在自我悔过,忏摩。

    不知是否错觉,李随安感觉到一股愤恨的目光,自殿外人群中投射进来。

    再一回头,却看不见人了。

    “阿弥陀佛~”

    正在此时,高台上的空了罗汉高宣一声佛号。

    声音如滚滚洪雷,响彻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诵经声暂止。

    不少人茫然抬头。

    这一声佛号中有震慑人心的意境在其中。

    一群黑衣僧人架着几名僧人走了进来,跪倒在高台前。

    “国有国法,寺有寺规。”

    空了罗汉面露肃穆之色,声音如洪钟,在大殿中回荡道:“自古以来,天下任何门派帮会,寺庙道观,都不免有不肖子弟。”

    “龙象寺是佛门清净之地,有数千年清誉,绝不会对任何弟子徇情枉法。”

    “今有龙象寺渡字辈弟子,渡难、渡外、渡朋、渡名、渡一等僧人,接连犯下杀戒、淫戒、盗戒,为一己之私屠戮众生,血祭他人,背弃本门。今已擒拿渡外、渡朋、渡名、渡想等人,尚有渡难、渡一等僧人在逃。”

    “空守师弟,你是戒律院首座,依照本寺戒律,当如何处置诸人?”

    曾经在枫树下撒佛牌的酒肉和尚,便是戒律院首座空守。

    空守的声音少有的肃然,透着一股肃杀之风。

    “依照寺律,当仗责一百,废除修为,永镇忏摩塔下!”

    跪着的几人面色一片灰败,眼里无光。

    “渡外、渡朋、渡名、渡想、渡音、渡约……你等可知罪?”

    “首座,弟子知罪。”有人是真的懊悔,匍匐在地一脸悔恨。

    也有人梗着脖子,大声叫嚣,“自古成王败寇而已,做便做了,唯死而已,又有何惧!”

    空了再宣一声佛号,“龙象寺是佛门清净地,龙象寺戒律寺规一向严苛。任何人,无论是谁,只要犯戒,就要受罚。即便是老衲,也不例外。你等罪孽深重,还狡辩顽抗,毫无忏悔之心,当真佛门之耻。既如此,请师弟执法吧。”

    空守一声爆喝,“执法僧何在?”

    “在!”

    一排武僧手持戒律棍出列。

    “执法。”

    “是!”

    武僧将渡外、渡朋、渡名等人架持下,来到大殿外,面对广场众人,跪于地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