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具有顶髻相。”
佛陀庄严的顶髻,是因此来的。
后世的画师无法画出佛陀的顶髻真正形貌,便以一个圆圈为代表。
但“佛陀三十二大人相”并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
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
具此三十二相,以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不仅如此,他的元神眼睛色如金精、眼睫如牛王、眉间白毫如兜罗绵,呈现出种种异相。
李随安心念一动,打开虚拟属性幕墙。
【佛心:菩萨一阶次,初信位(1%)。】
【历经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十地位、等觉、妙觉,终究成佛。证果之难,成佛路远。存亡事大,轮回路险,末法众生只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力加持,才干即生了脱存亡,敏捷成佛。】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决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便利。】
【初信位:决心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妙信常住,全部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决心’!】
【当前等级:领悟、修炼佛门武功的效率提升十倍。初信位加持,佛门功法威力提升十倍。】
【悟性有所提升,当前等级:一闻千悟(48/60)】
神魂修炼进度,亦猛的大跳一截。
李随安感觉到脑海中正在发生的种种神妙。
顿时呆了个呆。
“我……我成菩萨了?!”
他熟读诸多经书,自然知道眼下是什么情况。
入大乘的最低标准就是初信位、断见惑。
从初信位菩萨到满意佛果共有52阶次,即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阅历的52个等级。
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述,便是上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52个位次。
佛门修行之次第。
犹如从幼儿园到博士后。
是决不能倒置的,倒置了便是自欺自误。
先破我执,断见思惑,成阿罗汉,证七信位。
再破法执,断尘沙惑,成十信位以上的菩萨。
最终破空执,断无明惑,初住位以上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
无明惑断尽才干离幻归真,彻证实相。
从凡夫到满意佛果这52个阶位,一地不知二地事,一级更比一级难,所以华严经反复强调: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那么问题来了“初信位算不算菩萨?”
当然算了!
能证初信位就是菩萨,而菩萨都不会说自己是菩萨。
传闻,只有菩萨才知道谁也是菩萨。
所以,如果听某人说哪一个是菩萨,说话的这个人也必定是菩萨。
能证到的初信果位,在现实中并不起到实际作用!
念佛往生的大德,比比皆是,初信位,是比较保守和谦虚的。
所以结论就是,念佛法门可以在现世证得初信位。
而李随安这个初信位菩萨,还是个悟道的菩萨。
比佛门武道二品的菩萨,佛法境界上达到了,硬实力却相去甚远。
虽具一切神通、德能、相好,但是却不会去使用。
你如果为了证初信位而去修行,答案是永远也证不到,因为果位是随德行自然生成的!
李随安也发现了龙象寺中的变化,哪里还敢停留。
趁着和尚们都被禅钟吸引,立即带着几女离开龙象寺。
随即将意犹未尽的她们送回家中。
李随安自己又按捺不住内心激动,又折返了回来。
来到广场侧的万佛壁画前,一路略过绵延数公里长的精妙画作。
来到一道不起眼的小和尚练功图前。
此时再看这道壁画,便又是一副不同景象。
神念探入,瞬间便光明大盛。
他看到了《龙象罡气盾》的异相:一尊金色的佛陀,立于虚空之中。周围有十龙十象环绕,太古神龙、荒古莽象,蕴含无量光辉,都加持于这尊金色佛陀周身。
一股庞大的武道神念传法内容浮现在脑海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