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武圣:从泡脚开始》

八九:是时候了(2/3)

是真滥情。

    蔺以时与袁淳方对视一眼,默默半晌,才道:“看来小友读过很多书。”

    “是啊,几亿字吧,可能更多。前面读后面忘,差不多都忘记了。”

    众人:……

    姒也心中一百個不信,你都开神庭了,还这么大的忘性。

    蔺以时笑道:“老夫也对你书中故事有些兴趣,小友可否推荐几本读物?”

    “这,都是寻常读本。”

    蔺以时点点头,也不再追问,继续往下走。

    进入酒店内部,他才发现门廊只是冰山一角。

    内里无论大堂,还是各包厢墙壁上,都有各种妖灵、妖兽的壁画,戊土礁牛、电鼍龙、无羽飞龙等等,作画很有讲究,立体呈现,仿佛妖兽走进现实。

    但真正吸引他们注意的,还是餐桌上,墙壁上偶然题词一些只鳞片爪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何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这哪里还是什么酒楼,分明是读书人的风水宝地呀。

    即便再不懂诗词之人,读到这些诗句,也会觉得朗朗上口,意境深远,叹为观止。

    可这些诗词就是不写全,全是些一鳞半爪的展示出来,直挠地你心痒痒。

    北方人尚武,武者江湖气重,诗句多带些男儿本色,也是应景之宜。

    这些诗句哪里来的,到底何人所作?

    别问,问就是偶然从古籍中所得。

    只有这句,没有全篇,古籍已丢,不记得了……直让人摇头叹息不止。

    这回答自然无法满足众人,尤其是蔺以时。

    他还要追问,答案依旧是没有。

    “先生执著了。这些诗词,在随安读来,半句已成绝响,一句即可封神,何必追求完美。先生是当世大儒,如果先生有意追求全诗,或许可以自己去补全。”

    “补全?不可,不可。”

    蔺以时忙打断道:“这些诗句都是集大成之作,意境独特,他人勉强补全,一不知其意,二不晓其背景,三不知作者名号,勉强去补全多半是狗尾续貂!”

    说是这么说,可他却眼神闪烁,似乎在思索,若是自己去补该怎么补全。

    半晌,忽然反应过来。

    不对啊。

    这小子到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为何我无法判断了。

    能让他无法看透说话是真是假之人当然有,却无一例外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李随安何许人也,北地一小商人而已,竟然让他无法看透。

    他再看李随安的眼神,顿时有些惊疑不定。

    李随安对此全然不知。

    招待了众人入座后,又有宾客到了,他就告了一声罪离开了。

    袁淳方等人知道他今日忙,也不难为他。

    却是龟寿堂黄师傅偕同黎问天老爷子,和几位师兄弟一起到了,李随安自然喜笑颜开的迎了上去,给他们安排在西楼,与东楼的大官们错开。

    还有几个做生意的街坊邻居陆续到了,送个花篮给他捧捧场。

    咱也是有些人脉的吗。

    他很快就忙的脚不沾地了,没时间再多顾虑他们。

    但是一家老字号酒楼推新,竟然连镇抚使都亲自过来捧场的消息还是传开了。

    着实引起不小轰动。

    这个时代的名人效应影响可不小,不少原本不打算进店之人,也施施然走进店里,尝一尝新菜。

    然后,如意坊中推出了北国一点红的新型果酒,赢得了大部分女士的称颂。一些口味清淡的男子,也好这一口。

    新酒的名头算是初步打了出去,之后是否能被市场接纳,还需时间验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