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第一百六七章他是朕的大皇子……封,秦王(求月票)(8/9)

王的旨意。

    立政殿瞬间鸦雀无声,众妃嫔都知道,这下子,以后这宫里面,怕是要热闹喽!

    李承乾,李泰,面色铁青。

    他俩知道,未来争储道路,又多了一位劲敌。

    唯独李治,却是一副非常开心的模样。

    李恪虽然略显惊讶,不过很快便澹然了下来。

    李恪本是庶出,虽然颇受李世民喜欢,他也知道,自己目前希望真的不大。

    其他几位皇子,基本上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

    他们也没有争储的野心,等到年龄到了,各自去各自的封地。

    直接躺平就好。

    舒舒坦坦的当个闲散王爷,也比争储道路上,血流成河要安稳踏实的多。

    “明日开始便由太子监国,朕和皇后要去西域之地一趟,后宫事宜,暂且由韦贵妃负责掌管。”

    李世民一番交代过后,众妃嫔,皇子和公主,自然恭敬的施礼应允下来。

    李世民让众人退下,只留下了太子李承乾一人。

    “观音婢,你先跟承乾叮嘱一番,朕去御书房一趟。”

    太子李承乾,内心瞬间欣喜不已,监国?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当帝王的感觉了。

    李世民大踏步的离开了立政殿,直奔御书房而去。

    此时,李孝恭,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和马周等人,已经在御书房等候了。

    他们自然是被李君羡传诏而来的。

    看到李世民踏足御书房,众人齐齐起身施礼。

    “众卿,坐吧!”

    李世民坐下来后,神色郑重的看着这几位,值得信赖之重臣。

    “众卿,朕这一走,估计没有半年,怕是回不来的。”

    “朝中的诸多事宜,有劳众卿费心了……”

    “太子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毕竟是第一次代朕监国,诸多朝政,还要靠诸卿商议后再做决断。”

    “皇兄,朕的这块虎符,你来保管,若有突发变故,可调动禁卫军……”

    李世民取出一块虎符,交给了他最为信任的河间郡王李孝恭。

    这一走就是半年,李世民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宫里真有变故发生,有李孝恭在,可以瞬间调动禁卫军。

    “承范,(李道宗字承范)这块虎符由你保管,若有突发变故,可调动长安城所有将士,若有不听令者,可先斩后奏……”

    李道宗比李世民小三岁,乃是李世民�

    ��堂弟,自从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李道宗便一直跟随李世民左右,李道宗擅骑射,兵法一道也颇有见解,战场上多次与李世民不谋而合。

    而且李道宗心胸豁达,又一次酒宴之上,尉迟恭怒斥坐在他上方之人,李道宗出面劝解,被尉迟恭一拳打在眼睛上。

    对此,李道宗并没有和尉迟恭计较,反倒是李世民将尉迟恭责罚一顿。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李道宗自然也被委以重任。

    “玄龄,克明,玄成,宾王,眼下朝堂之上,年轻官员占据多数,你们四人好好辅左太子,今日,朕之所以未传诏辅机,你等心里应该明白……”

    “朕留有秘诏,在内侍总管李德禄手中保管,若是一旦朝中有变故发生,你们四人可让李德禄取出秘诏……”

    李世民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啊!

    这一去山高路远,若是不好生交代清楚的话。

    万一自己回来以后,龙椅之上,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那……

    李世民深知皇位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可是用命换来的啊!

    珍惜!

    必须得好好的珍惜才行。

    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世民离开御书房,往立政殿而去。

    “承乾,明日起你是第一次监国,凡事多考虑,多思索,多听取群臣谏言。”

    “不可独断专行,一意孤行,大唐疆域辽阔,每日奏折甚多,该批阅的要及时批阅,有问题或者不能断定的时候,可询问房相杜相等人……”

    李世民好一顿叮嘱,李承乾自然都一一点头答应下来。

    “父皇,放心去吧!儿臣一定会代替父皇,处理好政务的。”

    李世民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怎么也觉得味道有点不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