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封顶,看来向东安排的工人很到位。她又来到销售科,看到几个人在说笑。
“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小雨问。
姓毕的说“我完成了十万。”
“我完成了八万。”
“行,继续努力。”小雨说完就走了,她心里还是很烦。
她开着车就离开了,出了厂门口,又不知开向何方?就顺着路向前开,直到出了市区,来到了威坪县的境内。
她在不平的路上慢慢地开着。看着大片的棉花长势很好。看到一位农民戴着草帽,正在除草。就下了车,走到过去。
“大爷,这些都是你的吗?”小雨问。
“是,我承包的。听说有老板投资,棉花不愁买。还有老师给指导,哈哈,看小苗长得多好啊。不愁坐果多。”老人家笑得露出来满嘴的大黄牙。一脸的开心,满是老茧的大手,还拿起手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水够用吗?”
“够,我们离黄河近,引流出的这条河道,市里出钱,磊了水坝,我们随时都可以顺利浇灌。刘市长经常带着专家下来和我们帮忙。还送给我们十袋化肥,地膜也便宜,种子也是最低的价格。”
“你们不担心丰收后,卖不掉吗?”小雨试探着问。也想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哈哈,那不能!我们遇上了个好市长,和我们不见外。我这十多亩地,是用的无息借款,借给我了五万元呐。再说,我们不担心卖不出去,听说,就是她妹妹给我们请的老师和借给我没钱的。嗯!真是好人哦。他妹妹就是投资蔬菜大棚的,现在那里的人富得快溜油。”
老爷子还是个健谈的人,说道有蔬菜大棚的人家,眼馋的心思毫不掩饰。
“以前,你也种过棉花吗?我看你地里的幼苗长得特别好?”小雨笑着问。
老人也回头看着地里的幼苗,听到小雨的夸赞,心里也是美滋滋地。
笑着说“是啊,以前也是种棉花,每年收成很好,可是不好卖。又没地方保存,所以市里的棉纺厂,就是给我们打白条也得卖出去。唉!也很闹心,有一段时间,听说纺织厂马上要宣布破产了,我们还以为钱都要不回来了。没想到,前几天,接到纺织厂的通知去把钱领回来了。这才知道,还是刘市长的妹妹,把纺织厂盘下来了。这样,我们就更放心的种棉花了。”
小雨听了心里有点小感动,知道这些人都很信任自己,更应当把纺织厂经营好,就笑了笑说“奥,这里真好,空气清新,看后心情也好。你忙吧,大爷,我去转一下。”
小雨就沿着地头往前走去,走着看着,棉花长得很壮,叶子绿油油的。
小雨心想,厂子里的机器是最先进的,产量会很高,布或服装就得上市开卖了,指着做工作服和家纺不会长久的。必须有大的客户才能安心。
真的很愁人。要是不找好大客户,一旦产品滞销,就又要停产。如果是那样,工人与棉农都会收到打击,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纺织厂,是最重要的,而销售就是重中之重。
想到这里,她快步走回车旁,打开车门,上了车,开车回去了。
晚上,吃过饭,小雨对大家说“明天我和婷婷,徐倩去买机器。运回来就得安装。学习得也快回来了,争取机器安装调试好,就可以让他们试机了,希望一次成功。下一步就是销售问,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谁有销售渠道,都可以试试,我们大家也按销售的百分之七拿提成。”
“好的,我也让大姐给咱们推销。”晓明说。其实他并不自信,自己家用的牛仔布是有限的,纺织厂盖了那么多车间,都开始生产,产量一定很高,怎么卖呢?这次小雨真的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唉!想想就觉得很难。
向东更是为难,幸好自己只投了一股。生产可能没问题,可是怎么卖出去呢?要是好卖,厂子不至于这样吧?看着大家他只好默不作声了。
“今天傍晚,我去了乡下,看到大片大片的棉花,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将会是大丰收。我的压力很大。”
徐倩笑着说“这段时间,仓库里的布匹都被小雨娘俩卖出去了,本来是一个多亿的库存,现在卖出去后,回收三个多亿的资金。哈哈,纺织厂简直就是白捡的,小雨有句话说的很巧妙,“用白菜价买下旧机器”,她娘俩这段时间东奔西跑的,结果就连那个白菜价都省了。”
大家听了心情好了许多,知道小雨会算计,从来就是不吃亏得主。在外人眼里,小雨就是个大傻帽,可是在这背后,她确实是闷声发大财的主。
小雨三人买回机器后,心里才放松下来。在三天后,机器就会送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