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七百七十六 去日南郡(2/3)

,难以入眠。

    这对于他而言,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也说不定。

    老太太去世、刘协返回封地之后,贞观元年的年节将要到来了。

    建安年将彻底过去,属于大汉第二帝国的最后象征也将被代表着大汉第三帝国的年号所取代,大汉将彻底进入下一个时代。

    这个年节之前的两天,刘备自己放了假,专门陪伴家人,他陪着妻妾与孩子们出了雒阳城,在雒阳城外寻了一个僻静之所吃烤肉和火锅。

    孩子们聚在一起打雪仗,贪玩的龚沁和龚泠也加入进去,成为孩子王,带着孩子们分作两拨打起了雪仗。

    而他则没有参与,只是安安稳稳的坐在亭子里烤肉。

    韩宁作为正妻,自然有坐在他身边帮他串肉的资格,其他的妾室们只能围在后边的石桌旁折腾火锅,然后说些女人间的话题。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都没什么做皇帝的真实感。”

    刘备一边翻动着烤肉串,一边缓缓道:“我只觉得我仿佛依然在做那个大将军,所有的一切都没什么变化,做皇帝和不做皇帝对我本人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影响很大。”

    韩宁坐在刘备身边,一边帮他串肉,一边白了他一眼。

    “此前你不还说很高兴的吗?现在就没什么感觉了?”

    “高兴归高兴,但那只是一阵子的事情。”

    刘备摇摇头,微笑道:“高兴的劲头过了,就发现全是复杂为难的事情,要做的事情比之前多多了,烦恼也会随之增多,往后啊,估计也没几天好日子可以过咯。”

    “瞧你这话说的。”

    韩宁笑道:“你一个皇帝说这种话,天下人还不知道要怎么评价伱呢,天天锦衣玉食,什么事情都有人伺候,你还不满意了?”

    “锦衣玉食能被人伺候的人多了去了,比我舒服的人也多了去了。”

    刘备这样说着,便想起了朱元璋曾写过的那首打油诗。

    说的是百官还没有起床,他却已经起了,百官早已睡觉,他却还没睡觉,所以他特别羡慕江南的富家翁,天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不像他,天天处理政务到深更半夜。

    这个事情吧,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家富家翁也羡慕朱元璋大权独揽,想杀谁就杀谁,谁能想到朱元璋还羡慕这些富家翁能够睡到日上三竿再起床呢?

    每个人都有烦恼吧……

    “我现在就希望别做皇帝做到死,那我就满足了。”

    “嗯?那不简单,做到不想做了,就禅位。”

    韩宁笑道:“什么时候不想做皇帝了,就把皇位禅让给深,不就行了?”

    刘备闻言,便把视线投向了正在愉快打雪仗的长子刘深。

    他今年已经十岁了,学习成绩有赖于母亲的严格督促而非常优秀,转学到司隶学府之后,多次考取幼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与其他几个硬实力对手互相角逐,竞争激烈。

    要说优秀,绝对是优秀的,不管是儒学,还是农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等方面的知识,他学得都很优秀,马术和一些基础的武术也掌握得不错,精英教育之下,他绝非废柴。

    刘深如此,刘泽也是如此,他的成绩也不比兄长差多少,也是幼年级第一梯队的选手,两兄弟时常互相竞争第一名,都是很优秀的孩子。

    照着这个方向去培养,刘备觉得绝对能把刘深培养为二代接班人,刘泽也不会是个纨绔子弟,他们只要能得到合适的职位,一定能做出点事业。

    但是身在皇家,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现在他们兄弟亲密无间,却不能保证未来他准备退位的时候他们兄弟依然亲密无间。

    皇位上只有一个人,他们兄弟姐妹却有好几个,虽然刘备打一开始就确定刘深为皇位继承人,但是未来会发生什么,谁又知道呢?

    不过这个问题刘备也不是很担心就是了。

    如果按照他的规划路线去做,大汉把事业全面转向外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无论如何都会把视线转向外部,去开拓更多新的领土,避免第三帝国走向内卷老路。

    如此,他还可以尝试着把优秀子弟分封到外部,去开拓领土,去分润人口和权力和机遇,去学习周王朝的分封制,走出一条全新的路线。

    不管这条路线是多么的艰难,是多么的危险,他都必须要走下去。

    当年周王室分封出去的一代二代子弟们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开疆拓土搞建设的,刘备从古籍当中也能窥得一二。

    在陌生危险的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