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因一时之气影响大局。”
袁术闻言扭头看向身后地图,询问道:“我军现在何地?”
麾下大将纪灵闻言,大步走出列,拱手道:“启禀主公,前方已是汝江,渡过此江便可回到南阳。”
袁术闻言想也不想便道:“那边即刻安排渡江事宜。”
他已经对吕布的袭扰厌烦至极,却又不能回师反击,只想着快点回到大本营。殊不知,江对面正驻扎着一支骑兵,正磨刀霍霍等他们渡江呢!
哪怕是袁术的谋主,也没想到并州军已经先一步走在他们前面。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情报系统的差距。他们已经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班师,怎么也想不到,对手获得消息的速度更快。
纪灵拱手道:“在下早已命人安排好船筏,即刻便能渡江。”
他也是心思通透之人,知道此举定能讨主公的欢心,于是早在撤军之初便已经算好路线,提前派人前来打造船筏。
果不其然,袁术一听此言,脸上便露出了赞赏之色:“不错,高瞻远瞩,有大将之风。”
纪灵不卑不亢道:“此乃末将职责所在。”
众将俱是一脸艳羡,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
半个时辰后,袁军将士排列整齐,开始陆续渡江。
而在江的另一面,赵云率领的五千铁骑早已蓄势待发。
灌木丛后,赵风与赵云两兄弟并肩趴在地上草地上。
“子龙,你可知主公为何三令五申,让我们不可杀死袁术?”想起进行前刘备的嘱托,赵风不禁疑惑不解。
照理来说,袁术是此次联盟的主力之一,与己方已是不死不休的敌人,怎么也没有放过对方的道理。
赵云想了想,答道:“因为主公想留着袁术,用他来牵制其他诸侯。”
“谁?”
“也许是刘表,也可能是曹操。”
赵风听完沉思许久,却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没听懂。”
赵云对于自家兄长,从来就不缺乏耐心,于是又解释道:“袁术是大敌,主公希望把他打疼,以免未来他再次起兵进犯。”
“至于为何不杀他,那是因为南阳需要一个主人。刘表此次出兵原本是做做样子,可一旦袁术死了,佯攻就会变成强攻,他会顺势占据南阳。”
“届时坐拥荆州九郡的刘表将会实力大增,甚至替代袁术,成为主公新的强敌。主公之所以选择让我担任半渡而击之的重任,想必也是看重了我的沉稳。”
半渡而击之时,敌军的阵型是最乱的,完全有斩杀敌军主将的机会。若是吕布和张飞,说不定会因为一时冲动扭断袁术的脖子。
这番话给赵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生性耿直,哪里想得到这些阴谋诡计的东西。
袁术是敌人,却要故意放过他。
刘表是盟友,却要暗中限制他。
“读书人的这些个弯弯绕绕,我看来是学不会了。”赵风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当自家兄弟的左膀右臂吧。
二弟自从跟着那位第一军师学习之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若是以前,二弟也跟他一样耿直,哪里会懂这些阴谋诡计的东西。
而赵云则是回忆起前不久郭嘉对他说过的话。
大争之世已启,如今的天下诸侯,便如几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唯有永恒的利益。
今日之敌可能是明日之友,今日之友,明日也可能反目成仇。
今日一战,正是阐述了这一点。
郭嘉曾经说过,他们接下来的重心是关中和巴蜀,相对而言,中原越乱就越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他们最忌讳的,就是中原被某个诸侯一统,关中加巴蜀的底蕴显然不足以和整个中原相比。
“报……敌军先头部队已经渡江。”
赵云顿时翻身上马,手中长枪指向天空:“全军迅速列阵。”
一声令下,众将士纷纷上马列阵,等待着出击的指令。
其实此刻并不是半渡而击的最佳时机,最好的战机应该是等到敌军渡过一半的时候,再发起致命一击。
然而赵云此次的任务只是打散援军,而非尽歼,否则这一战完全能打垮敌军。
“杀!”
赵云一声令下,随即率先杀出,麾下将士纷纷策马跟上。
五千铁骑齐头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