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四百七十一回 初步接触(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何可纲的问题,如晴天霹雳,让邓长春震惊不已,下意识地扭头看向阎鸣泰。

    阎鸣泰也有些懵,没想到何可纲问得这么直白。

    但转念一想,大概是何可纲遭受巨大的压力,迫切希望摆脱这种困境。

    “将军的困境,我略有感触。”

    阎鸣泰淡然的说道:“阎某是进士出身,也有满腔抱负。但因为和上司不合被去职,后来投靠阉党,才有东山再起。”

    这一段经历,何可纲略有耳闻。

    “当阉党被赶出朝堂,我也随之失去靠山。”

    阎鸣泰叹了口气,说道:“朝廷不念功绩与忠诚,只因我是阉党就把我革职查办,与将军此时何其相似。”

    不容于朝堂,又被清流弹劾的处境,让何可纲很是共情。

    听完这话,何可纲道:“袁督师被捕,我等又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回宁锦。天地之大,竟容不下忠义之人。”

    “即便是袁督师不被逮捕,你们能安然退回宁锦,将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阎鸣泰话锋一转:“因为宁锦的重要性相较于以前,大大的不如了。”

    “你这话的意思是……”

    “随着广宁一带被杨帅收复,宁锦不再是战略要地,朝廷对待宁锦肯定不如从前。”

    阎鸣泰说道:“请问,一个不如以前重要的地方,朝廷还肯给一分钱吗?没了朝廷的军饷,你们又靠什么养家糊口?”

    “这……”

    何可纲惊出一身冷汗,只考虑到当前的事,完全没有想过以后的发展。

    是啊,没有了对抗鞑子第一线的需要,以朝廷的尿性,肯定会像拖欠其他边军一样,拖欠关宁军。

    到时候,自己又没有杨帅那么大的本事,从哪里搞来银子养活这一群出生入死的弟兄。

    “孙承宗也好,马世龙也罢,他们都不具备持续给钱能力,充其量是现在需要你们,才会刻意拉拢。”

    阎鸣泰提醒道:“只有杨帅迫切需要你们的加入,外可以对抗鞑子,内可以安顿辽东百姓。”

    何可纲先是一怔,接着反应过来了,阎鸣泰其实已经回答了自己一开始问的那个问题。

    杨承应也盯上了关宁军,希望收入麾下。

    “另外,杨帅核定了各军士兵,将金州军士兵的饷银定为每月三两,年饷银四十两,外加米和衣服。”

    阎鸣泰进一步劝诱:“士兵作战以先登、杀敌数、负伤等为军功标准,额外发饷银、骆驼、马匹等奖赏。”

    “这一点,我早已知晓。”

    何可纲无奈说道:“弟兄们也知道杨帅的魄力与财力,只是袁督师的恩德……”

    “袁督师最希望的是消灭鞑子,安定北方。”

    阎鸣泰打断了他的话:“我与袁督师为友多年,很清楚袁督师的性格。也知道他最希望的,还是关宁军的生计。”

    “哎……”何可纲还是犹豫不决,“容我再想一想,再给两位答复。”

    “好的。”阎鸣泰很爽快的答应了。

    当日,他们在左良玉的引路下,在馆驿歇息。

    对于要不要投靠杨承应,关宁军内部是意见不一。

    作为老总兵,朱梅是不赞同的:“袁督师只是下狱,完全有放出来的希望,如果我们投靠杨承应,等于断了希望。”

    “我们是朝廷的兵,不是个人的兵。”

    左辅也不赞成:“如果我们投靠杨承应,等于是从朝廷的兵变成了杨承应的兵。将来……算了,反正我不同意。”

    何可纲点点头,也觉得两位总爷讲得非常有道理。

    这时,左良玉出声道:“我身份低微,本来不该说话。有些话不吐不快,望两位总爷见谅。”

    三人几乎同时看向左良玉。

    左良玉清了清嗓子,说道:“杨帅的心思,你们都知道。但阎鸣泰有句话,我觉得说得非常正确。”

    “哪句话?”朱梅问。

    “我关宁军依托宁锦前线,这才得以足食足兵。失去了宁锦前线的意义,我们就等于废物。”

    左良玉说道:“袁督师到底能不能回来,都没人知道。但他前脚刚走,我们后脚就被欠饷。加上宁锦重要性降低,请问我们该如何生存下去?”

    朱梅与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