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四百九十三回 撤的飞快(2/2)

还乡,即刻给遣散费,让他们回家团聚。阵亡的士兵按照金州军标准,给予抚恤。”

    反正后金军为了快速撤退,留下不少粮食和银子。

    用这笔银子,抚慰留下来还活着的士兵之心,告慰那些为国牺牲的亡魂,才算把银子用到了该用的地方。

    刘之纶吃惊道:“给阵亡将士抚恤,还是比照金州军的标准?”

    “他们与我军协同破敌,我当然要按照金州军的标准,给予抚恤。”

    杨承应笑道:“活着的士兵,如果有愿意拖家带口给我回辽西,也可以在领到银子后,回去接家人。”

    “刘某代全军上下拜谢!”

    刘之纶深深作揖。

    这是大明除了跪拜以外,最大的礼仪。

    “千万不要这样。”

    杨承应赶紧还礼,“这都是我该做的。”

    既然后金军已经撤离全境,杨承应也不想再继续追击下去。

    他在三屯营留下来,整编刘之纶的大军,犒赏参与奋战的所有将士。

    这里,包括在抚宁城守城的关宁军,第一次随军出征的健锐营。

    而随着遵化的收复,标志着这场丁卯之乱,终于落幕。

    大明的虚弱,彻底暴露在后金面前。皇太极除了得到海量财富,也得到了随军出征的众贝勒大臣的忠心,开始向封建集权迈出坚实的一步。

    杨承应呢,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关宁军,以及辽西的大片土地。

    有了辽西之地,杨承应可以放心大胆的经营蒙古势力,另外做一件,他早就想做的事。

    崇祯元年,大金天聪二年五月初一,皇太极班师沈阳。

    然后,他就看到令他恼怒无比的一幕。

    沈阳周边的百姓逃离不少,以前住人的房子肉眼可见的长杂草。

    “二贝勒,这些百姓都去了哪里?”

    皇太极愤怒地质问。

    “没去哪里,我怕守不住辽阳等地,遭大汗责备。”

    阿敏一脸死不悔改的样子,“于是用了一招‘人海’战术,把饥民都赶去了杨承应的地盘。

    不过我没赶沈阳的百姓,是他们自己跑的。这些喂不熟的白眼狼,我一气之下杀了不少。”

    “咳咳咳……”皇太极差点被气吐血,面色一片黯然。

    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也看不下去。

    “阿敏!你这事干得太糊涂。”

    代善忍不住责备道:“你把百姓都赶走了,谁给我们种粮食?”

    “呵呵……你们不是从京畿劫掠不少的百姓,正好可以用来种粮食。”

    阿敏仍执迷不悟。

    莽古尔泰都看不下去了,说道:“阿敏哥哥,你这……做得太过分,这些百姓都给了杨承应,只会让他壮大实力。”

    “我哪里知道,他厚着脸皮问李朝要了粮食,李朝也居然给。”

    阿敏怒气冲冲地说,“等大汗休整好了,我请旨,去教训一下李朝那些家伙。”

    “不必了!”

    皇太极眉头紧锁,已经有了主意。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