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二十一回 准备出征(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多谢大帅抬举,小的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报答大帅的恩德于万一。”

    曹润生习惯性的下跪,叩谢恩德。

    他一个商人出身,能混到一个世袭的爵位,破天荒头一遭。

    “起来,不许跪。”

    杨承应打断了他的动作,“要是你跪了,我可就不替你上奏。”

    曹润生这边正要跪呢,听了这话,赶紧直起身子。

    除了负责纸钞制作和钱庄运营的曹润生,杨承应还派了一个人在银号,主要负责贷款等事务。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振彦。

    以曹家的家学渊源,只要稍加点拨,就能完成好他的任务。

    杨承应到的时候,曹振彦正带着一群后生噼里啪啦的拨着算盘。

    这是学习算账的第一步。

    杨承应在门口看了一会儿,觉得不应该打扰他们,转身离开。

    三天后,高起潜抵达了广宁。

    一看高起潜带上全部身家,杨承应也有些意外。

    “高公公,这是打算在辽东长期待下去啊。”杨承应笑着说道。

    “哎,别提了。”高起潜叹了口气,“只因我是杨帅府上出来的,陛下对我起了疑心。”

    “这么说,是我连累了公公。”杨承应语气全无恶意。

    “不。如果没有杨帅,我现在恐怕已经遭遇不测。”

    对宫里那些手段,高起潜再清楚不过。

    他接着道:“即便没有杨帅,咱家头上还有曹化淳,王承恩等陛下贴身太监,也轮不到咱家出人头地。”

    “那就待在辽东这个地方,有我一口吃的,就有高公公一口。”

    杨承应打趣道。

    “那就打扰杨帅了。”

    高起潜抱了抱拳。

    知道自己以后全靠杨承应,无论是神态,还是恭敬程度比过去更高。

    寒暄过后,杨承应问起正事。

    高起潜拿出圣旨,交给杨承应。

    圣旨上写着,以高起潜为辽东军监护太监,命杨承应调一支辽东军出兵山东,平定叛乱。

    看完圣旨,杨承应高声道:“来人,去把孟将军,马将军,刘监军,霍参谋长都请来。”

    “是。”一个侍卫应声离开。

    听杨承应毫无推脱的意思,高起潜一颗心落了地,有闲心品起了茶。

    在他印象中,一般将领总会趁机向朝廷要价,让朝廷不胜其烦。

    像辽东军这样的,更是应该漫天要价。

    好在,杨承应还和以前一样,只要条件允许,绝无二话。

    不多时,身着甲胄的孟乔芳等人快步赶来。

    就连刘之纶和霍维华,两个文人出身,为了能更好的亲近士卒也穿上甲胄。

    高起潜只看了一眼,差点被嘴里的茶水呛了喉咙。

    众人行礼过后,按照职务高低,陆续在杨承应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下。

    “今天,我找你们来,是交给你们一项重要的任务。”

    杨承应指了指圣旨:“陛下有旨,命我调一支军队入山东,平定叛乱。”

    孟乔芳抱拳道:“我师训练多日,正愁没有用武之地。大帅放心,我等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其他人纷纷点头。

    “我对你们当然有信心,可现实的困难也确实存在。”

    杨承应话锋一转:“自出了山海关一直到山东,沿途州县恐怕都不愿意开城门迎接大军休整。

    其次,山东作乱的都是老辽兵,北直隶和山东一带百姓恨之入骨,客观上造成购粮困难。

    第三,叛军人数虽不多,但歪门邪道一大堆,你们要小心应付。”

    前两条总结,是杨承应通过上次入京畿作战得出来的。

    第三条,是根据叛军拿难民攻城而得出来的。

    “上万士兵,人吃马嚼,开支的确不小。”

    孟乔芳极短时间想好对策:“属下会提前派侦察连深入民间,为我军宣传,确保粮食的供应不断。”

    杨承应点点头,从桌上拿出令箭,来到孟乔芳面前:“你能这样考虑问题,我就放心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