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四十回 蝴蝶效应(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个世界日益联系紧密。

    一个小小的事情,可以引发一连串跨国反应。

    就在倭国使者抵达广宁之前,倭国就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幕府与后水尾天皇之间关系紧张到了极点,爆发了紫衣事件。

    第二件事,倭国与荷兰之间爆发了滨田弥兵卫事件,倭国封了荷兰在平户的商馆。

    此前,西班牙因为天主教问题与倭国冲突被赶了出去。

    英格兰因为国王与议会不和,导致英格兰国力衰退,休养生息十一年,也退出了倭国。

    如此一来,杨承应和李旦之子李国助在平户藩的商馆,成了唯一的“外国”商馆。

    因此,作为倭国使者的今川直房,这次来辽东镇是带了特殊使命。

    基于同样的原因,平户藩派了松浦信贞,对马藩派了宗智顺担任使者,出使辽东镇。

    李朝国内此时也不太平。

    朋党之争,没有因为新国王李倧的登基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西人党又因为利益之争,分出了“老西”,“少西”。

    前一任领议政申钦和担任使者的现任领议政吴允谦,以及幕后大佬金瑬属于“老西”。

    之前和杨承应有过接触的李贵,和金瑬翻脸,站“少西”。

    吴允谦此来也带着自己任务。

    杨承应首先在专门建的会议室,接见了吴允谦。

    这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两班贵族,看到长方桌,整个人都懵了。

    杨承应在他对面坐下,然后请他入座:“我是大明提督,贵使是属国的宰相。再没有比这种坐法,更符合待客之道。”

    吴允谦机械的点点头,不安地在杨承应对面坐下。

    其他随行代表互相看了一眼,也纷纷入座。

    “贵使一路颠簸,昨晚休息得可好?广宁初建,各方面还不齐全,如有怠慢,还请见谅。”

    杨承应说的是场面话。

    吴允谦微微鞠躬,“谢杨侯爷热情地款待,在下及随从都没有什么可说的。”

    “贵使可在广宁休息一段时间,等运动会结束再走不迟。”

    杨承应笑道。

    “在下正是为此事前来。”

    寒暄几句后,开始切入正题。

    吴允谦道:“在下奉大王殿下之命前来,希望促成一件事关本国的大事。”

    “请说。”杨承应点点头。

    “贵地盛产布匹,而我国因为布匹价格上涨,导致百姓的生计出现问题。”

    吴允谦一脸认真地说道:“希望贵地能将布匹多分一点运往我国,以缓解危机。”

    位于金州,镇虏城的纺织厂马力全开,在没有蒸汽机之类的划时代产品出现前,产量仍然有限。

    由于靠近最富庶的京师,布匹大都卖到了京师,只有一小部分运到李朝。

    只有如蟒缎之类的高级货,才全部卖到李朝。

    李朝铜矿产量不高,银矿更是罕见,银子只流行于顶层。

    底层老百姓用布匹作为交易货币。

    布匹价值的高低,决定了物价的高低,并影响老百姓日常。

    “多往贵国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拿什么作为交换。”

    杨承应说道:“我希望贵国能把粮食一部分给我,特别是你们贵族庄园产的粮食。”

    “这……”吴允谦很犹豫。

    老西与少西争权夺利,以吴允谦、金瑬为代表的“老西”是想通过与杨承应的谈判,让便宜布匹流入李朝,稳定物价。

    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打击政敌。

    可是要庄园的粮食,等于得罪了两班贵族,这不符合老西派的利益。

    “我可以征收一部分粮食,送往辽东镇。”

    吴允谦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李朝庄园的粮食?”

    “老百姓的粮食能有多少?庄园种的粮食才是大头。”

    杨承应笑道:“我现在与鞑子处于对峙状态,前线需要大量粮食。”

    京畿之地的粮食,杨承应收不上来;倭国又太远了,山东也被打烂了,只有李朝可以近距离且稳定的供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