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五十九回 箭在弦上(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他们虽然杀了王全昌,却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那就是洪承畴。

    洪承畴带兵入援宣大的时候,接到了王全昌被杀的消息。

    仔细研究一番后,洪承畴得出结论。

    这个叫李鸿基的人不可小觑。

    “等我完成圣上的交代,再回来收拾他们。”洪承畴想。

    可等他赶到大同,才发现事情有点过于简单。

    都说鞑子犯边,洪承畴却连一个真鞑子没看到。

    他只看到,一份份军情邸报,把鞑子如何如何厉害,总兵如何如何奋勇写在里面。

    连鞑子的首级,一颗都没看到。

    “他们是在吓唬朝廷,多要饷银!”

    洪承畴提起笔来,想写奏疏揭穿他们。

    但刚拿起笔,洪承畴又摇了摇头,放下毛笔。

    “不行,我要是这样写,会得罪那些总兵。”

    洪承畴在帐内踱步,“况且鞑子没有退,万一来真的,我岂不要担负罪责。”

    算了!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的担心很有必要。

    因为一支后金军正朝着蓟镇开进。

    行军统帅正是皇太极。

    他出动蒙古兵,八旗精锐和巴牙喇护军,以及刘兴祚和李永芳的汉军。

    除此之外,还带了一支非常特别的部队——乌真超哈。

    皇太极学习杨承应的治军经验,也打造了一支火炮部队,取名叫乌真超哈。

    乌真超哈的统领是佟养性。

    古代重名的很多,这个佟养性是努尔哈赤第一位大福晋哈哈纳达青的亲族。

    乌真超哈六个甲喇额真,即明朝降将出身的石国柱、金玉和、高鸿中、金砺四人,以及李永芳之子李延庚,蒙古降将图瞻。

    皇太极为了逼杨承应撤围,这次算是下了血本。

    他对外打出奥巴汗旗号,向蓟镇行军,增援多尔衮。

    辽阳竖着皇太极旗号,实际上是代善指挥。

    孙承宗对此却毫不知情,带着山海关总兵马世龙,标营总兵宋伟和数万明军,陆续开赴蓟镇。

    而杨承应在接到范文程的信后,铁了心要围困迫降这股鞑子。

    各军继续执行围困计划。

    另外,各师抽调一部分精锐骑兵,袭扰驻军辽阳的后金军。

    代善指挥后金军,也以骑兵反袭扰,但不追击。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维持着诡异的和平。

    因为隆冬快过去。

    都要为春耕做准备。

    鞍山以南,海州以北的大片农田,因为两军交锋而荒芜。

    随着明军全线顶在鞍山,这些农田可以耕种。

    杨承应采取的措施,是百姓的屯田和军队屯田一并进行。

    虽然各自划分区域但不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用这种方法防止后金军的步兵翻山越岭,偷袭种地百姓。

    冬去春来,雪水在融化。

    杨承应拿着望远镜,带着杨嗣昌和侍卫们沿着河谷巡察。

    杨嗣昌一个山永巡抚却待在前线这么久,傻子都能看出来,他是孙督师派来监视杨承应的。

    不过,杨承应不在乎这件事。

    他知道,杨嗣昌总有一天会离开。

    “你瞧,这大片土地都因为战争而荒废了。”

    杨承应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河岸,无奈地说道。

    “没人耕种自然就荒废了。”杨嗣昌道,“再者辽东百姓时刻与蒙古和女真冲突。能种地,已经是很稀有。”

    自明朝收边,整个北方防线经常打仗。土木堡之变后,情况进一步恶化。

    蓟镇幸运的是有戚继光,太平了几十年。

    辽东历任总兵,包括李成梁在内,都不尽如人意。

    “大帅,信使到。”祖泽洪策马禀报。

    “哦,传他过来。”

    杨承应拉住马缰绳。

    就见祖泽洪领着一个身着甲胄、背蜈蚣旗的青年士兵前来。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