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七十回 大宁卫(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哈哈哈……”

    崇祯忽然笑了起来。

    被笑声笼罩的洪承畴,依旧跪的笔直。

    “平身吧,朕就喜欢你这样的大臣。”

    崇祯笑着说道:“自杨嗣昌之后,朕有发现了你,可见大明有的是人才。”

    “臣谢陛下夸奖。”洪承畴站起身。

    “洪承畴啊,朕已委任曹文衡为蓟辽经略,杨承应为蓟辽武经略,有他们替朕镇守北方,暂时得到安宁。”

    崇祯说道:“朕现在要集结力量,专心对付陕西三边的流寇,你就是朕非常器重的人才。”

    听到委任杨承应蓟辽武经略,洪承畴眉头一皱,心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等崇祯把话说完,洪承畴完全听懂了,陛下认可了他的方案。

    “臣一定竭尽全力,报效朝廷,不辜负陛下知遇之恩。”

    洪承畴跪下,慷慨陈词。

    他心里却在想,已投降的王左挂乃流寇出身,是可以逼反的对象。

    还有神一元和神一魁兄弟,杨鹤力主招抚。

    我要将这对兄弟的人杀了,逼他们造反。

    杨鹤啊杨鹤,别怪我心狠手辣,你不走,我怎么做三边总督。

    在这之前,我还要获得陛下的信任。

    想到这里时,洪承畴奏道:“臣还有一事不明,请问陛下,以杨驸马为蓟辽武经略的主意,是谁出的。”

    “这个嘛……有人上奏,朕准了。”

    崇祯踌躇:“此事有什么问题?还是说,你觉得武人不该当经略。”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想说,此事有很严重的后果。”

    “什么后果?”崇祯问。

    “陛下,您还记得大宁卫吗?”

    大宁卫,明朝初年设置,宁王在此就藩。管辖蓟镇以北,辽西以东大片土地,也就是朵颜三卫的驻地。

    洪武二十年,建大宁卫,洪武二十五年,宁王就藩。

    靖难之役,朱棣带走了宁王和宁王麾下的军队。

    到了永乐初年,宁王就藩江西,包括大宁卫在内,长城外二十二个卫悉数内迁。

    这片土地,随着仁宣之治的落幕,逐渐被喀喇沁部落占据。

    自洪熙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提出收复大宁卫。

    这事闹了这么久,天天看各类奇怪奏疏的崇祯都麻木了。

    猛然听到洪承畴提起,他还有点懵:“卿家,为何提起大宁卫?”

    “大宁卫归属于大宁都指挥使司,大宁内迁置保定,自此不设。”

    洪承畴答道:“蓟辽经略,名义上有经略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节制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的权力。

    臣十分担心,杨驸马会利用这个权力,恢复大宁卫。到那时,长城以北,广大区域渐渐都归了他。”

    “不会吧,大宁卫自洪熙年间提出至今,一直都没有收复,他能办到?”

    崇祯虽然不相信,却也紧张起来。

    洪承畴明智的选择沉默。

    话点到为止,只要让皇帝觉得自己的话有道理就行,至于后面的事就与他无关。

    和大宁卫一道废弃的,还有营州右屯卫、中屯卫、前后屯卫,都位于辽西走廊的东边。

    后代学者们,都把政治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废弃主要原因。也有人觉得是朱棣私心导致,毕竟北平再往北就是大宁,而大宁归宁王。

    几乎都把问题归咎于朱棣。

    可问题是,自朱棣去世后,明代有哪个帝王收复过大宁。

    也许,朱棣这位五征漠北的铁血帝王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子孙这么不堪用。

    接到朝廷的旨意,范文程等人半是欢喜半是忧。

    “哼!给个蓟辽经略,麾下却一大帮巡抚,枉担了虚名。”

    宁完我第一个表达不满:“分明是把大帅当成了不给草吃、却要耕地的牛,天下竟有这般便宜事。”

    “陛下很有心思,哎!这以后还得有事没事就去趟蓟镇救援。”

    祖大寿也感慨不已。

    杨承应却笑道:“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你们干嘛愁眉苦脸的。”

    说着,他把圣旨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