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七十二回 领军大将(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547万!

    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统计的山东人口。

    对此,杨承应倒不觉得意外。

    确切地说,他是这一结果的幕后推手。

    从他在金州站稳脚跟开始,就一直以各种手段收拢人口。

    其中有最大的三波人口迁入浪潮。

    这三波,分别是丁卯之变,杨承应大量迁徙永平府、顺天府的百姓。

    当时大量无地流民和不堪乡绅压榨的百姓,都随着杨承应的迁徙进入辽东。

    第二波是登莱之乱,一船船物资送到莱州,回去的时候,可不是空着船,而是满载百姓。

    第三波是阿敏故意把百姓驱赶出家园,以迟滞辽东军进攻,导致大量百姓进入辽东镇。

    两波是他主动促成的,一波是被动接收。

    海量的人口,带来了赋税和征兵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压力和治理难度的增加。

    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千户遍地走,百户不如狗。

    千户本身是按照户数设置,管理一千余户。

    现在的辽东镇户口百万,千户可不就遍地走。

    百户经常要处理家长里短,却没有定罪权,百姓都不怕他,百户可不就人厌狗嫌嘛。

    可以说,建立一套高效的行政体系,已经是从上到下都形成的共识。

    随着这套全新体制出现,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时代,也逐渐一去不复返。

    这次盐铁会议开了史无前例的八天。

    各部门上到长官下到办事人员,都在熟悉自己部门的情况。

    杨承应抽空对去年一整年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授勋。

    五章一荣誉,孙得功被授予武侯勋章,以奖励他多年治理旅顺区的功绩。

    实际上,也是给孙得功一个安慰。

    和他一起投降的鲍承先,已经官至枢密使,而他还是个小小的虎翼营统领。

    骠骑勋章授予在鞍山之战中,起关键作用的靳国臣。

    他率领豹韬营翻山越岭,把臼炮艰难且及时运到白大岭,打乱敌人的军阵。

    克勤勋章授予马三泰,这是杨承应兑现自己对他的承诺。

    随着各军械局,火器局,火药局的工匠都去学习车床,钨矿的事已经瞒不住。

    归德勋章奖励给地方治理有功的官吏,耿仲裕管理市舶司很多年了,为杨承应提供了大量的钱财支持。

    所以这枚勋章,授予耿仲裕。

    阿巴泰拿到了怀德勋章,这本来是授予外国友人的。

    倘若阿巴泰拿到这枚勋章,不等于变相承认了后金国嘛。

    所以,杨承应把授勋条件改了,改成授予非辽东镇的友人。

    授阿巴泰这枚怀德勋章的时候,杨承应说的很清楚。

    这是阿巴泰第一枚也是最后一枚,以后他就是辽东镇的人,不再授予这枚勋章。

    “荡寇”这份荣誉,杨承应授予新一师和关宁铁骑。

    他们刚刚归附,就与敌人在鞍山之战中搏杀。

    成功使皇太极误判形势,为整个鞍山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盐铁会议和授勋大会结束后,收复大宁卫,顺理成章的提上了日程。

    “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的百姓,还有百姓陆续走山海关,或者从别处投靠我们。”

    “这些百姓需要安置,敌人也有可能走蓟镇老路,再次入犯蓟镇等地。”

    “收复大宁卫,势在必行。”

    经略府议事堂里,杨承应就收复大宁卫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年喀喇沁部落来高台堡互市竟卖儿卖女,其惨状我是见到过的。”

    “说到底都是白灾导致的,我们率军深入漠南,一定要考虑到后勤的压力。”

    已是副枢密使,兼宁远州刺史的何可纲,提出自己的担忧。

    白灾也就是雪灾。

    小冰河期,雪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害,远高于其他时期。

    后世部分学者就认为,是灾害频发导致朱棣放弃大宁都司。

    “白灾没有残酷到人不能活,大量汉人百姓自俺答汗起,就北逃到漠南开垦荒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