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七十八回 热血青年(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太平迎宾驿,坐落于广宁城的西面,北镇庙的南面。

    为接待外宾和辽东大小官员,以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而专门选址营建。

    崇祯元年,杨承应刚收复广宁城,就命范文程组织人手修建。

    总共花了两年时间,于崇祯三年的二月建成。

    从北向南,长约九百米;自西向东,宽约290米。

    在其中轴线上,由北向北南依次为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十八号楼。

    建成后,由祖泽润率领侍卫保护这里。

    公主的侍女春韵负责训练女仆,王永负责训练男仆,负责服务工作。

    之所以把最北的设为一号楼,是因为从北门出去即北镇庙。

    北镇庙,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

    元朝时毁于战火。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重建,此后两次修缮,最具规模的山神庙至此定型。

    吴又可就住在一号楼。

    听闻杨承应和阿巴泰到访,他大喜过望。

    他道:“草民还在想,经略日理万机,不会这么早见我,没想到这么快。”

    杨承应笑道:“我听闻先生到来,怎么还能坐得住,就和阿巴泰将军一起来拜见先生。”

    吴又可上下打量一眼阿巴泰,便请他们进屋。

    按照古人前堂后室的设定,每栋楼都有至少两间房。

    此外,根据物尽其用的原则,还建有双人间和三人间。

    这是为了方便携带家属来广宁的人。

    杨承应刚坐下,环顾四周,心道:“这谁办的事,竟这般粗心!吴又可明明一个人来,却安排了双人间!”

    正想着回去后,找负责的人说一说此事。

    吴又可似乎早猜到杨承应的想法,边倒茶边笑道:“经略别误会,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小友,有事出去了,还没回来呢。”

    “哦,原来令徒也一同前来。”杨承应笑道。

    吴又可摇摇头:“非也,他只是我在来辽东的路上遇到的小友,想来辽东。我见他学识了得,便和他结伴前来。”

    一听学识了得的评价,杨承应眼睛都亮了起来。

    “请问,这位小友是谁啊?”他忙问。

    “此人姓黄名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其父亲因得罪魏忠贤而被下狱,不肯陷害忠良而自尽。”

    噗……

    吴又可话还没说完,杨承应就吐了口茶。

    明末的大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居然来了辽东。

    “经略,你怎么啦?”吴又可关心地问。

    “没……没事。”杨承应随口道,“我只是因为听说过他,感到有些惊讶。”

    吴又可想了一下,便道:“哦,草民想起来了,这位小友早年因为父报仇,而名闻一时。”

    “正是。”杨承应暗暗替崔呈秀捏一把冷汗。

    这位英才不会是去找崔呈秀的麻烦了吧,他想。

    刚想完,便听到脚步声。紧接着,就见一个身着圆领大袖衫、头戴四方巾的青年阔步入内。

    从看到杨承应第一眼,青年就不顾奔波辛苦,作揖问道:“请问,阁下就是蓟辽武经略吗?”

    故意把官职分得这么清楚,看来有不满想表达。

    “正是。”杨承应抱拳,却没有起身。

    青年也不在乎,没好气道:“原以为威震辽东的杨经略是何等人物,不想也和一般人物没区别。”

    “谢谢夸奖,这是对我最大的赞美。”

    杨承应回应的云淡风轻。

    青年一怔,冷笑道:“果然,阁下修炼的脸皮工夫,高人一筹。”

    “不敢,不敢。”

    杨承应话锋一转:“我能请问小兄弟,为何一见面就对我恶语相加吗?”

    “你自己做过的事,还用问我吗?”

    “哦?请问,我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

    “你收留阉党,还勒索他们的财物,这还不算十恶不赦!”

    果然是旧事重提。

    “小兄弟,你看这里治理的如何?”杨承应决定换个策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