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九十三回 大召活佛(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大召寺位于归化城南,红墙金瓦,气魄雄伟。

    这是一座汉、藏结合风格的喇嘛庙,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

    杨承应早知道这座寺的分量,所以下令各部落不得侵犯这座喇嘛庙。

    土默特部等蒙古人,大多尊奉佛法,自然不会入犯。

    这话其实是说过自己部下听的。

    大概是这话起了作用,大召寺的活佛主动派人找到担任警戒的萧永祚,希望见杨承应一面。

    杨承应在侍卫的保护下,骑马来到大召寺。

    他见到大召活佛站在大门前,于是赶忙下马,手捧上等的哈达径直向前,朝活佛走去。

    这条哈达,是杨承应来之前问俄木布借的。

    大召活佛结果杨承应献上的哈达,又挂在了他的脖子上。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礼仪。

    杨承应又接过祖泽洪递来的一包银子。

    大召活佛双手合十,低声念佛号,然后双手接过,转手交给身旁的小喇嘛。

    “大明蓟辽经略,不远千里来到我归化城,这是百年来的头一遭啊。”

    大召活佛不卑不亢的说道。

    “时也,势也。”杨承应颇有深意的说道。

    “哈哈……经略言之有理。”

    大召活佛笑着,请杨承应入内稍坐。

    杨承应双手合十道谢,然后跟着大召活佛进入大召寺。

    沿途领略了汉、藏风格喇嘛庙的风格,径直来到大殿内。

    大殿金碧辉煌,佛像林立,成片的酥油灯像风吹麦浪一样壮观,照亮了殿内的每一处角落。

    喇嘛们有的在打坐,有的在擦拭器物,见到杨承应都鞠躬行礼。

    杨承应接过祖泽洪递来的酥油灯,走到每一盏酥油灯前他都停下来,往里面逐一添油。

    大召活佛和众喇嘛一道低声诵经,似乎是在洗去杨承应一身征尘。

    添完灯油,杨承应俯身跪地,敬拜佛祖。

    他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不妨碍他用这个法子,拉拢整个蒙古各部落。

    敬拜完毕,他和大召活佛到禅房用茶。

    “经略远道而来,不知打算住多久?”大召活佛问道。

    “目标已达成,没有滞留归化城的理由。”

    杨承应坦率地说道:“我打算休整一日,再率军返程。”

    “哦,这么说,俄木布等人也要与经略一同返程。”

    “我从不喜欢强迫人做事。如果他们愿意留下,我也不会反对。”

    “哈哈……经略这话,言不由衷啊。”

    “并非我硬逼着他们离开,而是时势如此。他们若留下,定会遭到林丹汗的疯狂报复。”

    “经略虽出身行伍,却深谙自然之道,合该由此大功业。”

    “活佛谬赞,实不敢当。”杨承应话锋一转,“我来拜访活佛,是一事相求,不知活佛能否答应。”

    “我一座小庙的活佛,能力实在有限。但经略既请求,老僧愿意尽力而为,请经略明言。”

    “我走后,林丹汗定然返回。但他待不长久,等我整顿好其他事务,即率军二征林丹汗,完成大业。”

    大召活佛静静地听着,睿智的双眸如深渊古潭,深不可测。

    杨承应继续道:“听闻贵寺与藏地多有来往,还请活佛做个中间人,请藏地的使者来辽东一趟,我也好有机会聆听佛法。”

    “此事,老僧尽力而为。只是外面战乱不断,若有差池,还请经略莫怪罪。”

    大召活佛微笑着点头答应。

    杨承应正要表示感谢。

    忽然,听到外面人在嚷:“失火啦!”

    杨承应稳如磐石。

    祖泽洪进来:“经略,有牧民洗劫归化城,不慎打翻油灯,引起大火。”

    “立刻告诉达尔汉、胡友升等人,立刻从归化城撤走。他们穿着棉甲,要是心急救火,会玩火自焚。”

    杨承应淡定的指挥。

    “是。”祖泽洪退下。

    但是此时,屋外浓烟越来越大,火越烧越旺,半边天都染红了。

    杨承应这才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