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六百零一回 忠臣?奸臣?(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宋应星说得满脸惊恐,杨承应却突然笑了。

    他转身拿起掉在地上的盖子,说道:“力量再可怕,只要及时掌握和躲避,就没有那么害怕。”

    宋应星听罢,却眼神一凛:“经略,您掌握这股力量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呵呵……先生,你现在心里一定充满了疑惑。”

    杨承应说这话面带笑意,把盖子放在桌上:“我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

    宋应星将酒杯摆上,再将器皿里的酒倒进酒杯。

    他端起酒杯:“经略,请您告诉我,您到底怎么想的。”

    杨承应接过酒杯,放在桌上。

    “既然你这么好奇,我完全可以告诉你。”

    杨承应说道:“而且,我猜你早就想问我这个问题。”

    宋应星静静地听着。

    “我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杨承应笑着哼了一声:“说我是忠臣,可我开府治事,自定官爵,颁发文告,距离藩镇只有一步之遥。

    说我是奸臣,我北御鞑子,转战千里,追杀林丹汗,使大明北东北边疆得以安宁。”

    宋应星脸色一下僵住了,这事的确不好评价。

    “之所以会这样,说到底你是站在谁的角度看问题。”

    杨承应苦笑着摇摇头:“站在天子的角度,我不知不扣是奸臣一个,为了提防我,断了我的盐引,授意蓟镇总兵打了给我送粮食的盐商。”

    “还有这等事!”宋应星艰难的吐出五个字。

    听得出来,他也很气愤。

    但他很纠结。

    “站在群臣角度,我功勋卓着,把他们都掩盖下去。而且我自成一系,他们无法插手辽东事务,看到的钱拿不到。”

    杨承应笑着说道。

    “这件事,我早有耳闻。魏忠贤几次三番派人使绊子,就想要金州镇的财富。”

    宋应星也很讨厌魏忠贤。

    “然后,站在乡绅的角度,我是不折不扣的恶徒。我把土地都分给百姓,并且不许乡绅占用土地。”

    杨承应说道:“脑子灵活一点的,如田崇贵开了酒楼。脑子不灵活的,唆使姜弼进攻金州卫,被我挡了下来。”

    “我家中也有几亩良田,但我觉得百姓都衣食无着,他们没有衣食,又怎么缴纳地租呢?”

    宋应星的困惑,恰恰是明代财政败坏的根源。

    以天下至穷的百姓,供养天下至贵的大明。

    大明只会因此越来越穷,直到百姓揭竿而起,推翻大明。

    “而在百姓看来,我算不算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呢?”

    这次杨承应没有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宋应星。

    宋应星楞了一下,点头道:“经略治理地方,卓有成效,使辽东一隅之地,户口超百万。”

    “这不就结了。我再问你,何谓亡国,何谓亡天下?”

    杨承应再问道。

    “国破家亡,谓之亡国。”

    宋应星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亡天下嘛……圣人之学,无以为继,是谓亡天下。”

    “若说‘亡国’,宋在崖山,已经亡国。若说‘亡天下’,你们所读圣贤书,一直流传不绝。”

    杨承应说道:“可见一家一姓之兴亡,并不算亡天下。既然不算亡天下,宋能灭亡,明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这……”宋应星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不知从何反驳。

    “再者,太祖起身微末,反元后得天下。他一生辛苦,偏想儿孙得到永世的富足。”

    杨承应话锋一转:“可他的儿孙却把他定下来的祖宗之法,好的部分全部废除,坏的部分全部留下来。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哪有今天的事情。”

    “如果,我是说如果……经略要取大明而代之吗?”

    宋应星听了杨承应的这番话,心如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息。

    “不!我已经明确说过,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杨承应说得非常肯定。

    宋应星尽管不完全信这话,却也感受到杨承应的真诚,沉默了下来。

    此后数日,宋应星都没再提这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