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九月下旬,朝阳下了一场小雪,气温逐渐变冷。
杨承应盘腿坐在土炕上,身上还穿着厚厚的袄子,暖气不断地从炕下往上冒。
这里比他想象中冷的早,而且冷得多。
与锦州隔了一座山,就好像隔了一个世界。
难怪喀喇沁各部到了冬天,就一副活不下去的样子。
宋应星挑开毛毡,走了进来。
他的脸颊冻得通红,搓着手盘腿坐在小桌旁边,扫了一眼杨承应写的东西,好奇地问道:
“经略,您这是在画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啊。”
“制造火药的示意图,以及前期准备。”杨承应道。
“火药?”宋应星摸了摸后脑勺,“军队中不是又不少吗?密封得很好,可以直接拿来用。”
“这可不是一般的火药!”
杨承应一脸严肃:“这是——炸药!”
“有什么区别吗?”宋应星听着名字很唬人。
“区别很大,炸药的威力是火药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杨承应说这话,当然是存在吓唬的成分。
主要还是因为炸药的威力,实在过于惊人。
一个不慎,就是尸骨无存。
杨承应以前不把这套工艺拿出来,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以当时人和技术条件,用炸药只会闹得人心惶惶。
而且炸药用于军事的条件还不成熟。
所以,杨承应一直没开发出来。
现在不同了,要发展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就得炸药的参与。
“还有比火药威力更大的?”宋应星倒吸一口凉气,说道:“那可得做好相应的培训,别把自己搭进去。”
“是啊。这种烈性炸药,我不会用于军事,只用于开矿。”
杨承应说到这里,有些头疼:“我唯一比较担心的,是出现哑炮的情况。
点燃了引线,等了半天却没爆炸,于是跑去看,然后炸了。
还有,当时没炸,操作就炸了。”
宋应星深吸一口气,觉得经略的话很有道理。
一个不慎,就是家毁人亡的悲剧。
“所以,我们要有备份方案,各项规定要做细。”
杨承应说道:“同时,搞出一份针对哑炮的具体处理方式,绝对不能胡来。”
前一世小的时候,村里开路,就是用炸药。
好几次死伤,是因为想看看为啥没炸。
或者是靠近了之后,才爆炸。
“我看不如趁着天气冷,可以集中起来,好好培训。”
宋应星点头道:“先从我们开始,再由我们分别传授给技术员,再由技术员传给下面的工匠。”
“不好,传的次数太多,容易出现误差。”
杨承应摇了摇头道:“我看不如这样,我们把科技院,重新做一个整编,像军队一样。”
“这个好。”宋应星十分赞同。
科技院下辖,军械局,火器局,火药局,天工局。
这些机构基本上是为军事服务的。
对于民用约等于无。
杨承应对科技院的整编,源于过去以军为主的科技院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需要。
以军为主的本质没变,变得只是增加民用科学。
没有民用的科学,会让军用科学变成没有翅膀的鸟,飞不起来。
“来人。”杨承应叫了一声。
“在。”白广恩窜进来,脸红红的。
他在外面也有火烤,只是不如坑屋保暖。
“去把茅先生、孙先生等人请来,我有事和他们商量。”
杨承应吩咐道。
“是。”白广恩噌的一下就出去了。
在整编前,先给他们吹吹风。
宋应星看到这一幕,笑着对杨承应道:“经略,您从哪里弄来的这小伙子,挺有精气神。”
“哈哈哈,是我用金条换的。”
杨承应说道:“他以前是农民军,被洪总督撵着打。后来,被山西的大财主买了去,转手到了我这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