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七百零四回 立规矩(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崇祯六年四月中旬,阳光正好。

    杨承应在集宁大会蒙古右翼各部落首领。

    鄂尔多斯济农额璘臣,土默特部左右札萨克古禄格、杭高等悉数参与会议。

    这些蒙古首领都衣着华丽,戴着彰显身份的配饰,与其他部落首领交谈起来。

    现场很是热闹。

    杨承应等他们聊了一会儿,才向多尔济达尔罕使了个眼色。

    多尔济达尔罕会意,重重的咳嗽一声。

    众首领这才意识到要开会,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

    大帐篷内,一片安静。

    杨承应笑道:“我知道你们有说不完的话,等我把话说完,举办那达慕大会,大家可以纵情欢乐。”

    众首领脸色紧张,都在担心杨承应会发怒。

    在听完翻译,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纷纷露出笑容。

    那达慕大会历史悠久,据传是成吉思汗时期开始。

    本来按照老规矩,应该是每年的六月初四。

    但杨承应有事需要当面安排,于是提前到了四月份。

    以后,还是按照惯例,选择在六月份。

    也许到了明年,就是全蒙古的那达慕大会。

    而且举办的地点,会非常的远。

    “第一件事,关于寺庙。”

    杨承应说道:“决不允许私人建庙,你们的家庙也要拆了。”

    一听到要拆家庙,各部落首领,眼睛都睁的贼大,面面相觑。

    蒙古各部落崇信佛法,没了寺庙去哪里礼佛呢?

    哎嘿,杨承应贴心的想到了。

    他宣布:“此后,草原上所有的寺庙,只有得到辽东镇许可的庙才可以继续开下去。”

    等于是寺庙也变成了官庙,盐铁专卖的草原版。

    “尊贵的经略大人,您说的,我们不敢反对。”

    有个首领大着胆子说道:“但是,得到您许可的庙,草原上目前只有两座,一座是大召寺,一座是远在承德的庙。

    这未免太远了,我们来去一趟不容易。”

    “所以,我专门在集宁建了座庙,以后你们也可以来集宁礼佛。”

    杨承应回应他。

    额璘臣一听,连忙起身,向杨承应施了一礼:“经略,我们鄂尔多斯地域广大,是不是可以有座庙。”

    “这个嘛……”杨承应故作犹豫。

    额璘臣向其他首领使了个眼色,众首领纷纷出列,集体请求。

    杨承应这才道:“既然诸位都想修庙,我不反对。但是,你们必须答应一件事。”

    “请经略吩咐!”额璘臣道。

    “凡是到庙里修行的,都得拿到辽东镇的度牒。”

    杨承应说道:“每份度牒,至少要五十两银子。银子有一定数量就押运到集宁,交给郭肇基入库。”

    众人一听,眼睛都睁得更大了。

    让他们窒息的,还在后面。

    “凡是向寺庙捐的钱,分作三份。一份留给寺庙维持生活,一份交到你们手中,剩下的运到集宁。”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额璘臣起初皱眉,突然眉间舒展,回应道:“经略,属下一定办好这件事。”

    “如果你敢在给我的那份里面动手脚,或者是克扣其他部落,那可就不好了。”

    杨承应知道额璘臣打的什么主意,提前打预防针。

    “属下怎敢乱来。”额璘臣心虚的说道。

    这时,有个部落首领站了出来:“经略,这样的话,穷苦人家的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佛法。”

    “他在家修行,也是一样,何必跑到寺庙。”

    杨承应太懂寺庙是怎么回事,“修行修心,皮囊都是外在,在哪里都一样。”

    “这……”众部落首领有些无奈。

    “世人都说,只有这一世虔诚修行,来世才能得到轮回。虔诚的方法有很多,不只是在庙修行。”

    杨承应的语气很温和,但眼里透露的杀机,却是他人无法忽视。

    一个地方想要经济起来,首先得是活水。

    别这头赚了,转头就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