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七百一十四回 先守后战(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贝勒一路幸苦,已经是九月,寒气袭人啊。”

    济尔哈朗一边招呼岳讬用茶,一边关心的说道。

    “我奉汗命行事,再苦也不算苦。”

    岳讬吃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倒是老叔要注意身体,辽阳前线要靠你撑着。”

    “好说,好说。”

    济尔哈朗略带感慨地说道:“大汗创立六部,贝勒掌兵部事,说话越来越像明廷的大员。”

    “哈哈哈……”岳讬笑了几声。

    济尔哈朗跟着笑了两声。

    放下茶盏,济尔哈朗问道:“贝勒,我的意见,贝勒可有向大汗转达呢?”

    初到辽阳城,他就感觉到了前线情况的变化。

    辽东军孔有德部一改以前的防守策略,采取积极地袭扰战术。

    参与袭扰的士兵手中有两把短铳,又擅长集中冲锋。

    镶蓝旗为此折了一些人马。

    “啊,我再三禀报了你的意见,但大汗判断,杨承应此次出兵,意在夺取辽阳,打开通往沈阳的门户。”

    岳讬说道:“因此,大汗决定先守而后攻,用辽阳城消耗杨承应士兵的士气,再出其不意截断他们的粮道,一举破敌。”

    辽阳城不同于其他城池,因地理位置重要,本就是东北的重镇。

    皇太极在这个基础上,重新修缮,并把铸造的一部分红夷大炮架设在城楼上,城里的粮食可供大军实用半年。

    等杨承应兵围辽阳以后,他再率领八旗劲旅从侧面袭扰,甚至断了杨承应的粮道,则辽东军不攻自破。

    济尔哈朗却不这么认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汗,有没有想过杨承应不仅要辽阳,还想要沈阳。”

    岳讬道:“大汗早就想过,但从辽阳到沈阳上百里,辽东军即便有心到达,粮道也会被拉长。”

    “那么辽阳和沈阳之间的百姓,该怎么办?”济尔哈朗又问。

    “粮食已经收齐,大汗已派人把他们暂时带离庄园,来一个汉人常说的坚壁清野。”

    “大汗真是想得周到啊。”

    济尔哈朗叹了口气。

    岳讬见他这样,心里有些不安。

    于是没在辽阳城多做停留,见了一面多铎,便回了沈阳。

    然后,将此事禀报给皇太极。

    皇太极淡定道:“我早料到济尔哈朗会有这想法,你告诉多铎,让他多多留意济尔哈朗。”

    “臣临走前,见过十五叔,并委婉的提醒过。”

    岳讬话锋一转:“但十五叔似乎对臣的话,有些不在意。”

    “如果我不是手上没人能制衡济尔哈朗,也不会派他去。”

    皇太极叹了口气。

    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想要制衡他必须旗主。

    可眼下八旗旗主都有自己的差事,豪格监视蒙古骑兵,多尔衮组织百姓坚壁清野。

    阿济格打仗一流,但是政治能力太差。

    至于岳讬和硕讬的两红旗,那可是和皇太极手里的两黄旗,作为主力上阵。

    最后,只剩下多铎。

    岳讬又道:“济尔哈朗似乎对大汗先守后战的策略,有些不满。”

    “他怎么说?”皇太极问。

    “他说,杨承应的胃口远比以前要大。如果我们不谨慎应对,很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结局。”

    岳讬把济尔哈朗的话改了,不那么有攻击性。

    “他心里大概以为,我是把他当弃子。事实上,如果真那样,我也不会让多铎也跟着去。”

    皇太极说道:“看来是他有些误会了。”

    “臣倒觉得济尔哈朗的话,有几分道理。”

    岳讬说道:“我们与杨承应有两年没正面交锋,他一直没闲着,说不定发明了什么厉害玩意儿,对付我们。”

    “如果有的话,我倒是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

    皇太极自信地说道。

    对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起了变化,皇太极是有感觉的。

    所以,他才会放出假消息,让人误以为他起倾国之兵,主动与杨承应展开决战。

    事实上,他在沈阳集结兵力,选择按兵不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