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七百一十七回 三个条件(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薄雾笼罩着辽阳的南城。

    本应清新的空气中,却弥漫着令人眩晕的刺鼻血腥气息。

    杨承应策马,进入这座昨晚攻下的城池。

    破土作业,与填埋护城河的举动,成功迷惑了济尔哈朗和多铎。

    随后,绕开重兵防守的北城,而是爆破南城。

    将南城的西南方炸开一条二十米宽的口子,山地一师旋即攻入。

    一夜激战,成功控制了南城。

    抵达南城的府衙,杨承应坐在正堂有些破损的椅子上,让文书拿出一份劝降书,递给刘天禄。

    “立刻派人抄写,越多越好。”

    杨承应吩咐道:“再把这些劝降书用弓箭送进城内。”

    “遵命。”刘天禄拿到劝降书,亲自去处理。

    “济尔哈朗派人偷偷把家书送到了我们手上,那是他的嫡福晋亲笔所写。”

    宁完我说道:“表面上都是家常话,实际上处处透露济尔哈朗首鼠两端的心思。”

    历史上的济尔哈朗,就是一个很会见风使舵的人。

    杨承应笑了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多铎。如果他肯投降,事情容易得多。”

    “他可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恐怕不会愿意投降。”宁完我摇头道。

    “那就让他和济尔哈朗掰扯清楚,再说吧。”

    杨承应伸了个懒腰,“我估计,皇太极已经坐不住,准备南下与我军决战。”说罢,离开了正堂。

    他得好好的睡一个觉,准备迎接历史性的一刻。

    十多年的夙愿,终于要实现了。

    与之相反,济尔哈朗睡不着。

    他很快收到劝降书,里面的内容用的是汉语和女真语。

    可没等他想清楚,就见多铎气冲冲的来了。

    济尔哈朗想把劝降书收起来,已来不及,只得干脆摊开。

    多铎一见,怒道:“这个杨承应是不是脑袋出问题,我乃是先大汗嫡子,怎么会投降于他。”

    “是啊。父辈艰难创业,才有今日。”

    济尔哈朗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若是投降,怎么对得起父辈的艰苦努力。”

    “济尔哈朗,我们现在四面受困,北城朝不保夕。”

    多铎说道:“事情到这个地步,大汗的命令该不该遵守?”

    “你的意思是……突围!”济尔哈朗说道。

    “没错。趁着敌人还没有完全包围,我们杀出去,与大汗汇合。”

    多铎异想天开的说道。

    济尔哈朗听了,心里有些发苦,大汗怎么派了这么个愣头青,给我当帮手。

    不过,愣头青有愣头青的好处。

    济尔哈朗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主意的确妥当。敌人连夜攻城肯定疲惫,此时突围尚有胜算,不过……”

    “不过什么?”多铎忙问。

    “突围之事一定要计划周全,不能乱来。”

    济尔哈朗说道:“你和我都赶忙清点好帐下士兵和粮草,咱们再指定具体计划。”

    “嗯,有道理,我这就去安排。”

    多铎转身离开。

    济尔哈朗眼神瞬间冷下来,他叫来自己的心腹。写了一封书信,让心腹带出城,交给杨承应。

    当日,杨承应收到这封信。

    在信里,济尔哈朗表示自己可以投降,但希望杨承应能答应他做建州外藩。

    为表示诚意,他还说了这么急迫和谈的原因:

    多铎想来个玉石俱焚,与城外辽东军决战。

    都到这个时候,济尔哈朗还在欺骗。

    杨承应看过,提笔写了三个条件:

    第一,决不允许外藩的存在,但八旗子弟可以回归田野,皇太极计丁授田的政策不变。

    且允许雇佣佃户种地,但双方是雇佣关系而不是主仆。

    第二,效法阿巴泰的模式,在镶蓝旗改编后,给予一片驻地,拱卫北方的防御。

    第三,上述条件,必须在镶蓝旗和正白旗全体缴械后,方可施行。

    济尔哈朗看到这个条件后,心都凉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