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七百三十一回 胳膊拧不过大腿(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大人,世道变了。”

    猛如虎说道:“早已不是当年一条船闯天下的时代,在宽阔的海面上有已经衰落的葡萄牙人,即将衰落的西班牙人,如日中天的荷兰人,后起之秀的英格兰人。”

    紧接着,猛如虎把杨承应收服刘香的过程说了一遍。

    郑芝龙和刘香联手,不断打击和招抚东南海盗。再加上沿海的大族都自建船只,培养水手和豢养私兵。

    东南海面得到了平静,熊文灿这才上奏朝廷,表示可以开海禁。

    因此被崇祯认定为能臣。

    杨嗣昌听罢,心里已经明了一切。

    这时候,又看到几车草药到了杨嗣昌的府门口。

    猛如虎派人核查后接收。

    杨嗣昌不解:“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草药?还是来京师买?”

    “这是经略的意思,这些草药可以防止鼠疫。”

    猛如虎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经略在信中要我们叮嘱您,也要提防鼠疫。”

    “鼠疫!”杨嗣昌身体一抖。

    万历年间爆发过一次,死伤惨重。

    “是啊,百姓多饿死。死后,尸骨被老鼠啃食。”

    猛如虎说道:“经略格外交代,由于草原上的人越来越多,爆发鼠疫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山西等地需要提防。”

    “怎么个防治法?”杨嗣昌慌了,赶忙求教猛如虎。

    他知道,杨承应这个人绝不会无的放矢。

    还专门派人大老远的从京师买草药。

    要知道,养了那么多军队,还有大量流民进入他的辽东镇。

    养活他们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生者隔离,死者火葬。划定疫区,供养食物,使其暂时不能自由行走。”

    猛如虎把防治方法详细的说了一遍。

    听得杨嗣昌直摇头。

    这些法子,他就算是想推行,也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最后,他只好表示自己记下了。

    猛如虎瞧出杨嗣昌为难,便没有再多说。

    当夜,杨嗣昌斟酌再三,还是把自己写的奏疏烧了。

    管家来添灯油,瞧见这一幕:“老爷,您辛苦半夜写的奏疏,怎么一把火烧了。”

    “不烧不行。”杨嗣昌道,“朝廷任用熊文灿,以取代功绩卓着的洪承畴,这是帝王之道。

    如果我上报,既阻止不了熊文灿赴任,还会得罪陛下。”

    说到这里,杨嗣昌不禁叹了口气。

    他最终没有勇气上奏。

    册封杨承应为周王,需要一些时间。

    公主和子女们也在来沈阳的路上。

    杨承应却要先面对一件事——对镶蓝旗和镶白旗的招抚。

    原来八旗开始清点人数的时候,上述两旗旗主和主力在外,所以没有轮到他们。

    这就导致两旗家眷人心惶惶。

    他们央求代善,请代善出面代他们求杨承应派人招降辽阳北城的镶蓝旗和镶白旗。

    代善担心自己一个人分量不够,于是又叫上阿济格等其他旗的主要将领,一起到经略府恳求经略派人招降。

    看到一摞摞的万言书,杨承应盘腿坐在炕上,说道:

    “既然是众人恳求,我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众人听了这话,松了一口气。

    杨承应又问:“谁可以作为使者入城,劝降济尔哈朗和多铎。”

    “此事,非代善不可。”有人推荐。

    其他人纷纷附和。

    杨承应点头:“那好,就请代善公走一趟。”

    “是,经略大人。”代善起身。

    “我的要求,相信代善公应该都知道。还是那句话,土地乃是一国之根本,不能轻易划出。”

    “经略请放心,属下一定把此事办妥。”

    “很好。”

    杨承应提笔,当场写了一份手谕,交给代善。

    凭借手谕,孔有德会放代善进城。

    代善拿了手谕,躬身退下。

    杨承应转头问岳讬:“两红旗名下人丁和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