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二百五十章 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升龙城,正举行盛大的投降仪式。安南统帅胡元澄自缚跪拜,向大明皇太孙朱允熥请降。

    “大明皇太孙明见万里,亲率舟师千里来援,定使两国情谊更近一步。”胡元澄满嘴奉承话,试图将两国的战争状态改成同盟关系。

    至于和大明共同的敌人是谁,当然是自己的老爹胡季犁和弟弟胡汉苍!

    谁让他们背着自己传位的?不要脸是政治家的基本操作,哪怕是被当众打脸,他们不会觉得尴尬朱允熥哈哈一笑,说道:“你是懂变通的。”说着招手将其起身说话。

    “谢大明皇太孙夸赞......”胡元澄的姿态放的很低,不复当初意气风发。

    此时他们说的都是汉语,无障碍交流。看自家卫王与大明皇太孙言笑晏晏,有硬气的安南将领高声骂道:“堂堂卫王,甘当马屁精!”安南一众降将听到,无不色变。

    胡元澄却若无其事,面上带着微微的笑容,一副儒雅风范。他继续与朱允熥汇报安南的情况。

    东都升龙之后,除了一个咸子关,再无一处地方能阻碍明军南下。整个安南,也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军事抵抗。

    胡元澄认真道:“南征大局一战而定,此后天朝大军可长驱直入西都清化,剿灭伪王!”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很好!”朱允熥含笑道。他对这个年轻人越发看好了。

    正如胡元澄所言,安南之战已经进入尾声了。大军只需往南推进,将很快攻克安南全境。

    光是多邦战役和富良江之战,明军就斩杀安南军队不下六万人,俘获无算。

    安南的有生力量被摧毁。三日后,明军各部云集,向南推进。目标:安南都城清化!

    富良江后,再无大江大河阻拦,明军势如破竹,一马平川!明军大量的人力物力,源源不断汇集起来。

    又有安南土着相助,送来物资助战。自进入安南境内开始,明军便向当地官民广发檄文,声称是来讨逆,告诫安南百姓不要

    “助逆”。此外,明军大军过处,皆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更没收安南官僚的

    “逆产”分发当地贫民。一路上,安南士民无不纳款以降。当地乡民甘为向导,带着明军奇袭各处。

    明军的意图,安南军敏锐察觉到。这些天,往咸子关处调动的兵马明显多起来。

    然而,能打的着实不多。更有以反抗胡家父子统治的当地

    “义军”,甘为先锋,为明军打头阵。五月初五,端午节。受中华文化影响,安南人也过端午。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五《陈纪》记载:天应正平五年夏五月,端午节,吊屈原及古贤人如介子推者,每年是月皆举行之。

    随着时间推移,端午节在安南逐渐演变成杀虫节,驱毒杀虫。安南每年的正月初五,各地都要庆祝端午节。

    这段时间,安南西都清化城门不闭,金鼓震天。今年也不例外,每天都有附近的人入都城看热闹。

    然而不同的是,今年端午入城的人比以往多了许多。人流中,有很多外地人,他们大多是成群结队的商队,且个个体格健壮,貌不惊人。

    他们也不说话,只是乱逛和消费。有细心的守城关好奇道:“这些人为何只进不出?”一般人都是早上进城,傍晚就出城返回了。

    然而近日进城的人,很少出来的。明军都要打来了,很多富商提前跑路了,外地客商却蜂窝入城。

    这不蹊跷?有安南官吏叹道:“西都防务漏洞百出,怕是明军细作已然潜入城中。”潜伏在清化城的,不仅有锦衣卫,还有明军的斥候。

    往清化城扎堆!明军斥候负责渗透,刺探军情和安南部署。锦衣卫的工作就多了,主打的是策反。

    他们人人腰缠数百金,当官会说的负责买通安南将领和大臣。业务能力差点的普通锦衣卫,则负责买通守城兵丁。

    锦衣卫在清化城的脉络深厚。一些青楼妓女,都被发展成了间碟细作,为锦衣卫效力。

    清化皇宫外,商楼密布。近年比较出名的是一家名叫九阁的商楼,专门贩卖海货,物美价廉,时髦风尚,颇受西都人的追捧。

    早已回到清化的锦衣卫千户黄中,正是这家商楼的东家。今日,就见一个充满成功气息的男子步入商楼。

    化身掌管的锦衣卫千户黄中迎了上来,微笑着介绍铺中的商货。同时暗中打量着对方。

    对方身上,似乎有同行的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