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赵启衡当然知道要摄政王,但是赵昱病了啊!
扶着嗡嗡作响的额头,赵启衡只觉得屁股下面这张龙椅额外的滚烫!
“齐亲王!”赵启衡继续点名。
齐亲王是先帝第十个皇子,平时只知美人佳肴,不知民间疾苦,但作为少有的在列亲王,赵启衡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还是那皇兄能行。”
果然,没一句有用的!
文桥站在下面,隐隐觉得这些个老臣似乎是故意让赵启衡下不来台,他们是何意?莫不是在借着此事抬高摄政王?
要说满朝文武没一个有应对之策的,谁信啊?只是没人敢说。
为何没人敢说?
文桥心里已有了盘算。
等群臣退下,赵启衡独独留下了文桥:“你可别再跟朕说屁话。”
文桥沉思了许久,最后道:“还请太医院群诊摄政王,助王爷早日康复。”
话音刚落,几本奏折铺盖该地朝文桥的脑门上扔过来:“朕说了,不要讲屁话!”
“官家,满朝文武没一个敢应战,敢上阵领兵,这说明什么还不清楚吗?眼下只有一条路,就是请摄政王,王爷曾领兵与辽军交战数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听闻此次三国围攻也是以辽军为首,摄政王领兵再合适不过。”
“嗯。”这点文桥说的没错,赵启衡也知。
“但国库空虚,怎能应战?”
这个问题文桥在听闻战事将起时便开始思考了:“或许可以在商贾上下功夫。”
“说来听听。”赵启衡从前有多依赖赵昱,现在就有多依赖屡屡献出良策的文桥,毕竟他还是自己钦点的状元郎。
文桥:“国库的主要来源是民生赋税,但前几年兵荒马乱,百姓刚刚过了点好日子,若加重赋税是不可取的,但若是取其重头,从尖上刮下油来,倒也是一条能解燃眉之急的良计。”
赵启衡:“你是说,加重商行的赋税?”
文桥:“对,尤其是经商大族,把控着一方经济命门的经商世家。”
赵启衡:“可贸然加重他们的赋税,恐也会引起动乱。”
文桥:“倒也不用那般直接,官家只需出台一个政策鼓励经商,从底层刚起步的商户到世家大族,都会踊跃起来盘活各地经济,流通高了,从中的大额税收也就有了。”
赵启衡拧着眉听完,忽而双眼放光,拍桌而起!
“哈哈哈哈哈哈!文桥,朕没有看错你!”
这虽然不是个能来快钱的路子,但却是个能保证源源不断的上上之策!那行军的后背粮仓就有着落了!
殊不知,在这样一个治国良策之下,文桥想的也是能帮一把花语的生意,只要国家鼓励经商,那么她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
就这样,赵启衡一连下达两道圣旨——
其一,举太医院之力以最快速度医治好摄政王!
其二,鼓励全国经商!
降低小商户的赋税并给予“快捷通道”,不需要事事都经过商行会。
提升经商世家的赋税,但是!各地经商大户可做年底排序,流通前十的可进入皇商的优先排名,同时审核条件十分苛刻,确保商户做账的真实性。
以及很多针对新商户的优惠条款。
最后,为了最快地充裕国库,鼓励经商的条款只试行一年。
那么就意味着不给商户们观望的时间,直接赶鸭子上架。
这样的政策一出台,最开心的就是花语这样刚刚准备做生意,但还没开张的商户,尤其还落在即将“寸土寸金”的汴京极好的地段。
之所以说寸土寸金,因为一旦朝廷鼓励经商,待租待卖的商铺必定会迎来一波涨价,而花语在年前买下的铺子又是很好的地段,简直就是血赚!
且一旦有战事起来,像米、盐、酒等这样的“硬通货”也将提前迎来春天,而花语一下子就占了两项。
只是一闲下来,花语就不可避免地知晓了赵昱生病的事情,加上至今许玥君还未露面……
在街上闲逛的花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望月楼,抬眼望去,望月楼一切如常,人来人往,好似之前的事故从未发生。
她刚想进去再问问掌柜的关于许玥君的踪迹,但一个人影忽而地就闪到了她的身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