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1065【带路党才是仁人义士】(2/3)

抓了一个右参政、一个府通判,还有几个省府两级属官而已。他们在安南变交趾的过程中,没有捞到满意的官位,从一国重臣变成交趾省的属官。

    于是暗中联络失意的文武官员准备造反,而且还写信给地方的士绅望族。

    其中一个士绅,把他们给举报了……

    杀得人头滚滚,涉案者全部抄家问斩,甚至不必发往刑部复核。

    当大理国使节团离开时,向子諲没有亲自来送行。

    代他送行的是交趾省提刑使,而且还解释道:“向布政两日前遇刺,受伤卧床不利于行,还请两位使者见谅。”

    高成宗惊问:“抓到刺客没有?”

    “当场捕获,已审问出幕后指使之人,”提刑使微笑道,“我亲自审的,一个也别想跑掉!”

    高成宗不便再问,陪笑着登船离去。

    他们在太平江口换成海船,一路沿着海岸线到长江,接下来全程走内河直抵洛阳。

    “不愧是大明两京啊!”

    在开封逗留一日,又在洛阳漫步街头,高成宗这个少年,被中原的富庶繁华给征服。

    以前,他觉得开封洛阳再好,也顶多比大理城更大一些。

    高成宗想搬来中原居住,开封或者洛阳都可以。

    董明寿却想得更多,中原虽好,却不是自己的。他想投靠大明做带路党,然后深耕自己的大本营,世世代代继续当“土皇帝”。

    在洛阳居住半月,见了一些礼部官员,两人终于获得朱皇帝接见。

    平身,赐座。

    董明寿说明来意,请求皇帝册封大理国王。

    朱铭夸奖段誉几句,便随口说道:“石城郡被乌蛮攻破了。”

    “什么?”高成宗惊得站起。

    朱铭说道:“你表兄兵败城破,已被乌蛮杀死。”

    石城郡失陷,三十七蛮部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高氏的大本营昆明!

    身为大理国相,身为高氏家主,高量成的压力将无比巨大。他如果不能出兵击败蛮夷,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指责,越来越多势力倒向他的政敌。

    高成宗跪地呼喊:“陛下,大理是大明的属国啊,恳请天朝发兵速速救援!”

    朱铭冷笑:“高氏诸子皆按兵不动,却要我大明发兵去救?”

    董明寿听得一惊。

    大明皇帝竟然连高氏内斗都一清二楚,看来大理国内已经遍布大明细作,朱皇帝是铁了心要吞并大理啊。

    幸好自己来洛阳了,幸好董氏已经决定卖国求荣!

    董明寿端正作揖道:“只要大明发兵救援,董氏一切听从天子之命!至于高氏诸贼子,包藏祸心,忤逆君上,外臣恳请大明驻军扫清奸佞。”

    朱铭眉头一挑。

    有意思,这姓董的在表忠心啊,就差没有直说要做带路党了。

    朱铭问道:“这只是董氏之言,还是大理国主的想法啊?”

    高成宗从怀里拿出一块绢帛,双手奉上交给太监:“此为请兵国书,还望圣天子速速发兵、解民倒悬!”

    朱铭接过来仔细查看。

    确实是国书,有大理国王的签名,还盖上了大理国王印。

    这就给了大明充足的发兵理由,而且高量成还把自己摘出来——是国王招来明军的,跟他高量成无关。

    估计这份国书,连大理国王签名都是伪造的。

    朱铭却把国书扔回去:“高量成这厮,是要陷我于不义啊。我若接了国书,便是出兵救援藩属国,军队赖着不走就成了出尔反尔,他高量成不必担上背主卖国的骂名。我若是顾及颜面撤兵,他高量成就成了大理的头号功臣。横竖他都不亏是吧?”

    “家父并非此意!”高成宗吓得浑身直哆嗦。

    朱铭说道:“朕若出兵,名正言顺。大理之地,自古便为汉土。段氏窃土建国二百余年,如果能力行仁政、教化一方百姓,朕便容许大理作为藩属存在。可段氏懦弱无能,被国中权臣所欺,不思铲奸除恶,只知出家避祸。致使国内军阀割据,百姓横遭蛮夷欺凌,大明自然应当收回故土!”

    这番话说出,高成宗身子一瘫,心中直呼完蛋了。

    朱铭话锋一转:“如果大理国内还有仁人志士,就该拥护天兵,助王师解民倒悬。”

    董明寿连忙表态:“董氏不敢自称仁人志士,但也晓得儒家大义,自当举族迎接王师收复故土!”

    高成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