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1134【一百年后是什么样?】(2/3)



    朱铭在前宋做太学正时,杨蔚算是他的学生。虽然一直名声不显,但凭借特殊出身、籍贯和能力,如今已做到河北右布政使。

    问题很大。

    有御史借蔡王被流放的机会,奏请彻查杨蔚。

    这家伙不但是皇帝的学生,而且还属于四川派干将,在朝廷里面背景很硬的。

    左都御史可能扛不住,需要已经做了阁臣的魏良臣去压阵。

    朱铭的意思很简单,通过流放一个儿子,狠狠的整肃一次官场。并且要彻底树立一种廉政观念:权势再大、背景再硬,敢贪赃枉法也会被抓!

    或许朱铭死后,大明官场会重新变得黑暗,但这种廉政观念却可以留在人们心中。

    变成一种追求,变成一种希望。

    变成黑夜之中,一个光芒微弱却永不熄灭的火种。

    ……

    朱国祥因为孙子被流放,一时间没了旅游兴致,居然赖在杭州不走了,整天坐在西湖边上吹风散心。

    为了不骚扰地方,包括随行侍卫在内,近千人的吃喝拉撒,由皇室和国库各摊一半。

    国库出钱很正常,朱国祥此番并非纯粹旅游,更像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

    当然,地方上肯定也会出钱,比如杭州这边就把长盛园翻修了一下。

    但朱国祥严重怀疑,以李文会的做官风格,极有可能是借太上皇把园林晦气洗掉。等太上皇离开之后,这园子多半就能卖出去了。

    每日都有商贾,把牲畜、果蔬等物,运到长盛园这边来售卖,那些商贾也是经过了官府审查的。

    “陛下,今日送货的商贩,带来消息说浙江右布政使被抓了。除了右布政使,省府两级衙门还被抓了好几个。听说杭州市舶司,一口气抓了六个。”随侍太监汇报道。

    朱国祥一声叹息:“唉!”

    老太监乖乖站在旁边没再说话。

    大明开国以来,继续延用阉人,却又没再大批阉割。

    最初的阉人来自宋室,提拔那些无权无势的前宋太监,同时培养前宋宫廷的年幼太监。

    紧接着,灭掉湖南钟相、河北伪宋、东南小朝廷,又俘虏收纳了一些小太监进行培养。

    再然后就是俘虏金国的小太监,近些年还有高丽、大理的小太监。

    这些亡国小太监,培养两三年就听话了,只知有大明,而不知有故国。

    大明宫廷也有少量亲自阉割,来源皆为没有统战价值、却又不能轻易放过的敌国贵族幼童。

    不怕这种幼童搞出什么事来,另一个时空的明朝也经常这么搞。

    比如郑和,就是从云南俘虏回来的。参与修建北京城的阮安,则是从交趾俘虏回来的。

    太监制度不可以废除吗?

    朱铭也曾想过。

    但不现实,如果强行废除,有可能留下巨大隐患。

    朱铭已经尽量在压缩阉人编制了,譬如皇城之内的办公区。虽然属于皇城区域,却与后宫、东宫隔开。所以,给内阁、通政院、都察院、翰林院等机构打杂的,都已不再使用阉人。

    至于宫外的皇室产业,就更是不用太监。

    太监管理皇室产业就不贪吗?

    一个鸟样。

    周围该灭的国家,已经被灭得差不多了,无法从敌国俘虏小太监,今后肯定要增加阉割数量。

    不会随便在民间找人阉了,古代太监的两大来源:一是战俘,二是罪犯。

    如果哪里有叛乱,抓住叛军幼童会阉一拨。

    罪大恶极者,直系子孙中的幼童,也会挑选出来阉割。

    否则补不齐后备太监缺额。

    古代社会,就是这么残忍血腥。

    自阉之人,朱铭不要,而且数量也不多。

    如果自阉之人数量极多,说明这个王朝已经进入末期。比如另一个时空的明末,一堆一堆的自阉者进京,刚开始朝廷还会收留,弄得太监数量爆炸干脆直接驱赶。

    朱国祥的这位随侍太监,已经五十多岁了。

    他在前宋宫廷属于小透明,一下子变成皇帝(朱国祥)亲随,虽然出了宫就没啥权力,但他还是对朱国祥感激不已、忠心耿耿。

    这么多年过去,朱国祥和这个老太监的感情,甚至比一些没见过几面的皇孙还深厚。

    另外还有两个女官,也服侍朱国祥多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