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后记十·那些官员在争什么?(2/3)

周期表,被很多化学家认为是伪造的。

    另外,接受了粒子论的化学家们,却又形成大大小小十多个派别。

    其中一个主流派别,认为阴阳二气演化为各种同质粒子,同质粒子组合起来就是某种元素和物质。

    他们坚信,化合物也是单质粒子组成的某种元素。比如提纯过的盐,就是盐粒子组成的盐元素。除了盐元素和盐粒子之外,原有的其他粒子和元素已不存在。

    并且,不管是阴阳二气衍化为同质粒子,还是同质粒子组合变成元素,都是依靠静电的力量。

    另一个主流派别,则始终认为太祖是正确的,粒子可以自由组合或拆分。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元素,还可以跟其他元素反应,但反应出来的并非新元素。比如提纯过的盐,就不能称为盐元素,而是不同元素组合成的一种复杂物质。

    近二十年来,后者渐渐占据上风。

    他们通过反复的做实验,对照着那张疑似伪造的元素周期表,认认真真的进行证实和梳理。

    当然,两派也有许多共识。

    比如他们都认为,粒子是通过静电来组合变化的。他们都认为离子化合物(还没有这个概念),是一种靠静电组合的物质(前者认为是只存在于溶液的不稳定新元素,后者则认为是某种复合粒子),通电之后就驱散静电力而分开为阴阳粒子状态。

    由于化学界争论不休,搞得教科书都不知道该怎么编,只能把两派的共识列为必考内容,具有分歧的部分附录在教科书上做参考。

    谢衍今晚把两个时空的物理符号,也做成对照表梳理完毕。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化学教科书,展开稿纸写下论文标题:《分子论》。

    只写了标题,正文暂时不写。

    因为他目前只阅读了科举化学教材,不知道当下最尖端的学术成果是什么,必须仔细查阅近几年的化学期刊。

    他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隔壁父亲的书房门很快被打开。

    谢衍过去敲响房门。

    谢以勤正在给友人写信,一边研墨一边说:“进来。”

    “父亲。”谢衍推门而入。

    谢以勤叮嘱道:“时间很晚了,挑灯读书伤眼睛,以后你尽量白天学习。”

    “是。”谢衍应道。

    谢以勤问:“还有什么事情?”

    谢衍问出白天那个问题,朝堂那帮人为啥斗起来。

    谢以勤没有立即回答。

    沉默了一阵,谢以勤才说:“先皇继位之初的十余年,施政其实很温和,被盛赞为有太祖之风。直至一场广东大案,才让先皇变得强硬起来。”

    “什么案子?”谢衍好奇道。

    谢以勤说:

    “广东的几家民间银行,大量从广东宝泉局违规套取贷款。这种行为,在先皇登基之前就存在了,我对银行业不了解,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蒙骗近二十年时间的。”

    “后来海上有一场大风暴,沉没、失踪、损毁商船近百艘。也不知是谁弄出的谣言,其中一家银行遭到挤兑。作为广东数一数二的民间银行,两天时间不到就拿不出钱来了。”

    “当时闹得很大,先皇让广东宝泉局出面平息事端。结果广东宝泉局刚刚出手,就引起更大规模的挤兑,就连许多商贾也急着取钱。甚至是广东的其他银行,也一并遭到挤兑。”

    “先皇派出的第一批查案钦差,上奏说此事皆由奸商、奸民造谣所引发。广东的官员和银行并无犯罪之举,只是有少许违规行为。”

    “当时有一个广州市舶司的年轻官员,或许是出于大公无私,或许是出于别的原因,暗中给先皇发去密电。此人的品级太低,是没资格发密电的。但他请了一个皇家学会的学者,通过学者的特权发密电给先皇。”

    “这封密电,竟被扣下了!”

    谢衍无比惊讶:“发给皇帝的密电都能被扣下?”

    谢以勤点头说:“皇帝有专属的电报房,一半是伎术官,一半则是阉人。伎术官和阉人,本应该互相监督,但他们竟然联合起来欺瞒皇帝。”

    “被皇帝发现了?”谢衍问道。

    谢以勤说道:“其中有一个伎术官,因为案情太大越想越怕,就把私扣皇帝密电的事情给揭发了。先皇大怒,除了站出来揭发的那个,电报房的其他人全部被严刑拷打。随即派人抓捕第一批查案钦差,同时派出第二批钦差去广东。”

    谢衍问道:“然后呢?”

    谢以勤一声叹息:“唉,案子太大,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