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343【传檄天下】(2/3)

,史三瘸着腿继续赶路,寻个能遮风避雨的所在睡觉。

    数日之后,史三从洛阳经过,在城外贴了七八张檄文。

    翌日,清晨。

    很快就有人看到檄文,不识字者没当回事儿,识字者却大惊失色:“快……快快报官!”

    “杜二郎,上面写的什么?可是官府又要加税?”

    “伱莫要问,不是甚好事。”

    “俺们都是睁眼瞎二郎读一读呗。”

    “俺可不敢,这是反贼写的。”

    “……”

    越是这样,围观之人越多,附近街坊都想知道反贼写了啥。

    终于有不怕事的士子,张口说道:“有甚不敢读的?这是反贼所写,又不是俺们所写。”

    此人害怕街坊听不懂,还主动翻译成俗语:“这汉中朱贼说,人聚起来成家,家聚起来成国……天下国家,都以人为根本。皇帝是人君,该为百姓考虑。圣君不计自己得好处,便让天下人得好处……”

    聚在周围的街坊,把檄文听完之后,都感觉写得好有道理,句句讲到他们的心坎里。

    看来汉中那两个朱贼,还真不是什么坏反贼,都是为民着想的好反贼啊。

    “让开,让开!”

    几个官差闻讯而来,驱散百姓之后,揭下檄文送去衙门。

    京西路转运使张汝霖,正在副使陆荣家里吃酒。

    他们两个,几乎同时被贬官,再过几日就要离开洛阳了。

    张汝霖上疏皇帝,请求取消西路进奉花果(京西花石纲),本来宋徽宗已经答应了,王黼却说张汝霖有谤君言论。

    陆荣的罪名更简单,他做利州路提学时,曾保举朱铭为八行士子,还推荐朱铭去读太学。

    前者贬去广东,后者贬去广西。

    “唉,王黼那贼厮,陷害忠良也不分时候,”张汝霖叹息,“我正忙着募兵剿贼,他却因一点私怨,把我贬到广东去做官。”

    陆荣没有接话,只一个劲的喝闷酒。

    张汝霖又说:“阁下莫要沮丧,朱氏父子做贼,又不是你做贼。”

    陆荣摇头:“朱成功者,少年英才,满腹经纶。朱元璋者,仁人君子,一身本事。他二人作乱,实在匪夷所思。我竟恨不起来,反而有些同情。他们必是怜惜世间百姓,对东京那昏君失望透顶,才不顾个人名声,要为天下万民讨个公道。”

    “慎言!”

    张汝霖连忙提醒:“我就是非议君上,被旁人听到了,这才被告发到王黼那里。”

    陆荣冷笑:“大不了贬为庶民,这官做起来有甚意思?你我担负转运之责,京西百姓流离失所,咱们却还在横征暴敛。不做就是违背朝廷政令,做了就是剥削残害小民,里里外外不是人。如今被贬官正好,免得受那日夜煎熬!”

    “相公,相公……”一个老仆跑进来,手里捧着被官差揭下的檄文。

    张汝霖读罢檄文,面色有些古怪。

    陆荣接过来仔细阅读,竟然笑道:“骂得痛快,此檄可以佐酒!”

    ……

    荆湖与江西,也有细作前往。

    钟子昂正在华容县开坛传法,某日见人在码头围观,他好奇的凑过去看热闹。

    看清写的是啥,钟子昂顿时大惊,却见有官差前来很快就把檄文给揭走。

    钟子昂连忙跟上去,掏出一把铜钱说:“两位兄弟拿去吃酒,这篇文章且让我誊抄一份。”

    “你抄来作甚?”一个官差质问。

    另一个官差低声提醒:“这是传教讲法的钟坛主,他在华容县有信徒上千,万万不能得罪。”

    先前那官差瞬间变色,随即赔笑道:“钟先生要抄,尽管抄去便是。”

    钟子昂誊抄完檄文,立即坐船返回老家。

    “父亲,真有人在汉中举事了!”钟子昂大呼道。

    朱铭在汉中起兵的消息,华容县这边也略有耳闻,但不知道具体是啥情况。

    荆湖路的官员,正忙着剿灭方七佛,哪顾得上汉中的反贼?

    钟相接过檄文仔细阅读,他只是个粗通文墨的商贾,看完之后大赞道:“果然是鼎鼎有名的朱探花,文章写得太好了,句句写到俺心坎里,真真是骂得畅快淋漓。今提三尺剑,带百万兵,举义旗而匡天下,誓诛独夫以安家国,尽扫奸佞以慰生灵。这句话俺喜欢,大气磅礴,咱以后举兵也用上。”

    钟子昂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