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党,结果导致隐藏起来的太子联盟崩溃。
顺便一提,宇文粹中、宇文虚中那家子,几乎全部属于郓王党羽。
另外,朱铭招揽重用的葛胜仲,其兄弟葛次仲也是郓王一党。
因储位之争而打出狗脑子的两拨人,如今都有在大明新朝为官。他们明面上没有任何动作,其实暗中各自站队,郓王一党被打压得很惨,因为太子一党的话事人现在是张根!
当然,已不能叫太子党和郓王党,只不过是前朝储位之争的延续。
“向西打到哪里了?”张朴问道。
李宝说道:“已占领池州全境。权邦彦屯兵江州,得知侧翼江防崩溃,移驻了至少两万人在彭泽。”
张朴笑道:“我可手书十余封,劝江西官员归顺朝廷,断了权邦彦的退路,到时候他自然愿意率军投降。”
这才是朱铭的本意,想要通过张家平定江西,否则把张朴扔到浙江来干嘛?
大宋的行政区划很有意思,九江、湖口、南康、都昌、鄱阳、浮梁、上饶、贵溪、铅山……这些地方,并没有划入江西路,而是归属于江东路。
严格来说,张根并非什么江西人,乃是正儿八经的江东人。
“那就有劳张布政使了。”李宝撇撇嘴,太子派个文官来招降,自己攻略东南的战功将大打折扣。
但无所谓,自己还有备用方案——
把福建打下来!
……
江州(九江)。
江西连同江东路的西部,权邦彦已经不是一把手。
因为宋徽宗不太信任他,于是派来个顶头上司——宋徽宗的表弟向子諲。
好在向子諲没有瞎指挥,两人合作得还算愉快。
“陛下还没有音讯吗?”权邦彦问道。
向子諲摇头叹息:“派了许多人去寻找,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倒是把蔡攸给找到了。童贯在福建送来密信,欲另立宗室为帝,他已经寻到一个宗室。”
权邦彦说:“信州、饶州已改旗易帜,两州太守也写信劝我归……投贼。”
“唉,投吧。”向子諲叹息一声。
权邦彦颇为诧异:“君乃陛下之表亲,竟然愿意投降新朝?”
向子諲反问:“不投降还要负隅顽抗吗?阁下手里虽有几万兵,真正可战者仅数千人,全靠江州坚城才挡住钟相。如今身后州县大举投靠新朝,你这几万人的军粮从哪里来?你还不敢分兵回去镇压,李宝的大军随时可能杀来。童贯在福建剿匪半年,连几个山中贼寇都无法剿灭,他能挡住李宝的虎狼之师?”
权邦彦听了这些话,竟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向子諲是皇帝的表亲,童贯是皇帝的心腹,他们两个坚持不降在情理之中。可自己为啥不投降呢?犯不着为了旧宋陪葬。
而且,自己麾下那些将士,恐怕已经在密谋归顺新朝了。
张朴的信件属于核弹级别,有他亲自写信做背书,张根又还是新朝首相,江西士绅纷纷怂恿太守投降。
甚至一些地方大族,特别是信州、饶州大族,已经在让子孙准备参加新朝科举了!
没有地方供应粮草,权邦彦手里的兵吃啥?
向子諲亲自撰写降表,然后让权邦彦也署名,江南两路就此和平交接。
事情能够如此顺利,主要就是宋徽宗失踪了,而且“首都”杭州也没了,地方官员还能坚持个啥?
很快他们收到张朴的回信,并且附带大明新朝的任命诏书。
“难道大明皇帝,给了张朴两封空白诏,否则怎如此快速?”向子諲拿着任命诏书傻眼道。
权邦彦也是一脸惊愕,猜测说:“可能大明朝廷那边,认定了你我会带兵归正。”
向子諲感慨说:“有圣天子在朝,难怪旧宋倾覆何其速也。就连我这个旧朝皇帝的表亲,也能在新朝做一方大员。”
这两人,全都做了江西布政使,权邦彦为左布政,向子諲为右布政。
二者皆人才,让他们在江西主政,可以完成平稳过度。
至于今后改革制度,比如摊丁入亩什么的,那就要调别的官员来了,张朴也要从浙江远远调离。
另外,他们的兵权将被撸去,等着李宝派人来整编。
行政区划也变了,江南西路改为江西省,还把江南东路一些州县划过去,大致等同于后世的江西省范围。
而江东路被砍去一半,整体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