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918【土包子进城】(2/3)

彼此属于不同的国家和教派。

    安瓦里又问:“你在这里定居吗?”

    商贾说道:“三佛齐截断东西方商船,我不愿再冒险,已经定居广州二十年了。东城有我的商铺,但我平时住在西城,那里能买到更大的房子。”

    “那你现在算是大明国人吗?”安瓦里问道。

    商贾笑着说:“当然,我早就落籍了,我的汉名是李万里。我叫阿里,所以姓李。万里代表着我从遥远的地方而来。这里更加和平,没有战乱,而且来自贵族的剥削也不重。”

    两人交谈许久,叫李万里的商贾告辞离开。

    他的家乡以前也属于塞尔柱国土,后来趁着内乱就独立了,现在由亚赫马德部落掌控。

    旁边的阿兹德部落,长期跟亚赫马德部落开战。那里的商税也越收越重,李万里并不喜欢在老家经商和生活。

    虽然,大明有些政策他也不喜欢。

    比如消减广州庙观的时候,把他能做礼拜的寺庙全拆了。

    又比如颁布异族通婚法令,他们这些海外来的居民,必须跟大明的汉族通婚。如若违反,立即抄家驱逐。

    有几个异族商贾不信邪,被人举报之后,家产全部充公,全家被赶到外港自己想办法离开。

    李万里的小儿子,就娶了一个落魄汉家女。

    富裕人家是不会把女儿嫁给异族的,他只能花钱请媒婆帮忙,好歹讨到一个读过书的儿媳。

    他的长孙女也嫁人了,嫁给自家伙计的儿子,并付出了不菲的嫁妆。

    孙女婿虽然出身很低,但胜在聪明伶俐,李万里打算好生培养。

    他懂皇帝是什么意思。

    无非让他们这些异族融入大明,放弃原有的姓氏和信仰,通婚几代之后彻底变成汉人。

    李万里即便心中极为不满,但他还是选择留下来。

    不然能咋办?

    回老家继续受部落统治和剥削吗?

    他已经习惯了广州的繁华,回去是万万生活不习惯的。

    另外,他们这一派,比较温和开放。其标志并非绿色,而是属于浅蓝色。

    大明这边的律法及风俗,反而比波斯和埃及更适合他们!

    ……

    诸国使者在广州逗留了二十多天,一直等到船舶修补完毕才启程。

    安瓦里走遍了广州三城,他居然真没有看到乞丐。

    城里每天都有巡捕兵四处溜达,看到身体健全的乞丐,直接就往济养院里送,等养好身体便扔去广西充实人口。

    如果发现身体残缺的乞丐,巡捕兵们就更加兴奋,会反复审问是否存在采生折割。破获大案可以立功啊!

    安瓦里当然不清楚这些,他跟各国使者交流之后,又去参观了济养院、慈幼院等福利机构。

    最终,大家一致认同:大明非常富庶,可以养活所有国民,并且弱者能得到妥善照料。

    借着季风和洋流,船队顺风顺水抵达上海。

    长江北岸的海门,做为港口终究底子太薄,没有足够的货源地为后盾。

    而上海呢?

    在北宋时期就设立了上海务(地址位于淞江口),如今愈发兴盛起来,再过十年估计能升级为上海司。

    这里相对比较简陋,码头也是三年前扩建的,目前还只是一个商贸小镇。

    房屋建筑乱七八糟,根本就没有任何规划,甚至掺杂着大量窝棚。

    各国使者们终于松了口气,大明也不是哪里都像广州那么繁华。

    众人等待数日,换乘内河船只。

    各国如果有派船来中国,海船暂时交给上海的市舶务代管。

    过江阴,至润州(镇江)。

    润州的繁华富庶已胜过广州,继续往北到扬州的时候,就连见过大世面的使者,都被震惊得彻底说不出话。

    多么巨大的城市,数不清的人口,琳琅满目的商品。

    “梵天在上!”

    索兰奇(印度古吉拉特)使者双手合十,直接在扬州城中心跪下。

    法蒂玛(埃及)使者误入了瓷器行,整整一条街全是卖瓷器的。他看着那些各式各样的瓷器,只觉双腿灌铅走不动路,喃喃自语道:“把这些瓷器运到开罗,恐怕能换来一座城市!”

    塞尔柱使者安瓦里,逛了一整天,都没把扬州城逛完。

    他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