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不修行》

第三百五十五章 佛主托我给您带句话(五千字求订阅月票)(3/4)

指这学舍,颓然笑道:

    “这书院于我,便是牢笼,自由的灵魂如何会甘于被牢笼所困?”

    韩青松面无表情:“说人话。”

    秦乐游叹息道:“师兄思念秦淮河的姑娘们了。”

    我就知道,文青都是骚客,闷骚的骚……韩青松嗤之以鼻,冷笑道:

    “你这话给院长听见,小心罚你关禁闭。”

    秦乐游顿时露出讨好笑容:

    “师弟你又不会告密对不对?咦,你过来是有什么事要说吗?”

    韩青松懒得与此贼计较,不屑道:

    “要过年了,每年都有诗词年会,我来问你准备好没有。”

    秦乐游索然无味:

    “今年诗词之风光,不都早被春时季平安那厮夺走了吗?说起来,季平安不知道最近在做什么。”

    韩青松道:

    “大概在闭关吧,过年的时候,就连西边大周与妖国的战线都会停战,大家都要休养生息,想必也没哪个势力会挑在大过年的搞事,坏人心情。”

    “也是……不过说起来,书院和钦天监的盟约到底谈成没有?不是说已经准备改了么,怎么一直没动静?”秦乐游好奇。

    上次陈院长拜访阴阳学宫,拿出不平等盟约,被季平安打脸,当场撕毁准备重谈。

    但之后先是离阳出现,再是黑日降临,各方紧急返回,此事便耽搁下来。

    韩青松闻言摇头叹道:

    “据说是新盟约遭到了院内一些前辈的反对。”

    “……难道又是玄真师伯?”

    “恩。”

    提起“玄真师伯”,二人都很无奈,此人正是群星归位后,回归书院的一位“重生者”。

    按照辈分算,乃是陈院长的师兄,也曾是与大周国师同时代的强者。

    其剑道刚猛霸道,人如其剑,与书院崇尚的风雅不同,性格更近乎武夫,简而言之,一个“莽”字足以概括。

    而在历史上,这位玄真莽夫,正是死在大周国师手中。

    其中仇怨自不必说,而玄真也正是回归后,对钦天监抱有极大敌意的这一派人的首领。

    与之对应的,还有另外一股重生者势力,则与大周国师交好,倾向与钦天监结盟。

    两股势力在结盟与否的事情上互不退让,陈院长夹在中间,虽修为实力最强,但辈分却不够高……

    面对重生者的表态,老院长也无法置之不理,或以力弹压,只能袖手旁观,持中庸态度。

    至于为何书院会出现这种彼此撕裂的状态,还要追溯到当年的一桩旧事。

    昔年,大乾王朝末期,天下群雄并起,各大江湖中的修行传承也都各自加入不同的阵营。

    寄希望于,通过辅佐一支人马缔造新王朝,从而晋升“国教”。

    其中,从大兴王朝传承下来的儒门修士这一家,不知出于选择不同,还是多方押宝,总之撕裂成两支队伍,分别挑选了不同的势力辅佐。

    其中由上代院长率领的一支,与当时的神皇和国师结盟。

    另外一支,则加入了后来的南唐国当时的起义军势力。

    起初,双方都还一同掀翻大乾。

    但到了后面,两只队伍便开始彼此厮杀,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可想而知,分属于两支队伍的儒家修士不得以成了敌人。

    最终结果,是大周获胜,占据绝大多数地盘,这一派儒修也成为了如今的“云槐书院”。

    而南唐则退守南方一角,凭借佛门的支持,站稳脚跟。

    而当时投靠的那一支儒修则与一批武夫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了如今的“南唐剑场”。

    是的,从血脉角度,剑场与书院其实是花开并蒂。

    正因为这一层关系,其实两个门派的强者彼此都沾亲带故。

    秦乐游叹道:

    “据说当年玄真师伯本来是站在大周阵营的,但等周、唐对阵的时候,大周国师踏入神藏,出手与南唐厮杀,两军交手的时自然不留情面。

    眼看南唐要惨败,玄真师伯念及师门情分,偷偷给南边那一支的儒修送情报,想要让对方设法自保。却被国师发现。

    此等‘通敌’之事曝光后,饶是上代院长出面作保,但国师还是以雷霆手段,将玄真师伯击毙,二人就此结下死仇,玄真师伯如今重生回来,敌视钦天监也再正常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