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鲁智深在荣国府》

附录2 贾智深——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4)

着泪接话道:「我家如今也算兴盛,这都是托主子家的好处。眼看着荣府上是一日强过一日,谁不欢喜?只可惜老太太去的早,没见到府上的这般日子。」

    这老太太自然不是指如今荣府里的邢老太太,而是当年的贾母,那位史老太君。

    赵天栋只当是自家热闹,叫这位国公爷想起当年的贾母了。

    毕竟谁不知道,那老太太最是疼爱孙子孙女的。

    「倒不全是这个,老祖宗八十多了,也算喜丧。」

    贾智深摆手道:「俺只是又琢磨起一件事来。那史家被查抄问罪的事,也有些年头了。」

    「那是史家大姑姑的事?」赵天栋小心翼翼问道。

    史大姑姑,即史湘云,如今借住在荣府里。

    史湘云头顶被史家连累的罪名一日不消,便只能不明不白的孤零住着。

    贾智深点点头,说道:「她那个才是当真麻烦的事,俺是平定皇家之乱,才起家做这任国公的,旁人都说很是名正言顺的能耐。史家当年却是因和叛乱的三皇子结党而问罪,俺若要去***,就成了名不正又言不顺,白给了朝中忠顺王口舌。」

    说到这,贾智深再度摇头。

    官做得越大,牵扯的东西也就越多,反倒是不能如年少时那般从心所欲的意气了,叫人颇不爽利。

    赵天栋在旁想了想,陪着话笑道:「小的是常拿史大姑姑做自家的主子看待的,等国公爷这次又立了大功回去,趁热打铁的在朝廷请个特赦下来,忠顺王爷也不好说什么。到时候,主子再求纳史大姑姑过房,府上也就皆大欢喜了。」

    「说的什么浑话…」

    贾智深不禁笑骂一句:「你这是出主意还是拿洒家打趣?怕不是专来讨打!」

    赵天栋忙是起身,一溜烟的往门外避了,笑道:「国公爷连年连月忙得不可开交,早间已是连长拳也不得空打了。今日好不容易得闲,要打小人时,可担心别震了筋骨,倒不如往外走走,散散苦闷也是好的。」

    赵天栋窜出帘栊,站到廊下接着道:「国公爷是惯爱看些景色的,好不容易得闲了,又近在杭州,不如往外去。国公爷开怀了,也是我们做下人的,还有太师府里一伙人的造化。」

    连着下了几日的雪,院中为之一白。

    贾智深缓步出来门户,以手背挡着映雪晨光,听着赵天栋在外头絮絮叨叨。

    「你这厮,赶着这话,原来是早备下了安排?」

    「连日大雪,从昨日起西湖周边人鸟声俱绝,最是清净方便,能合乎国公爷的意,小人才有了这打算,只是被仁大老爷的事先扰了。」赵天栋凑过来,笑着作禀。

    好歹是当代赫赫荣国府里的一个大管事,他自然少不了这一份眼见。

    今日确实无事,贾智深至此已是有所心动了,稍稍颔首。

    「终日吃茶,舌头上没了半点滋味,是不如往外吃酒去……」

    太师要出游,杭州知府后衙中骚动了一阵。

    不久,贾智深便只带着赵天栋等几人出了门,更换衣裳,往西湖边上过来。

    一路少行人,只见漫山遍野成雪国,天地一静。

    到了西湖边上,赵厌拥一身青丝大氅到船上,望着湖心亭过去。

    湖心亭内果然空无一人。

    贾琏,赵天栋等依次入内,寻地列坐。

    又有两名壮仆抬炉火,一童子打扫位置,准备煮酒。

    赵天栋指着那童子道:「这是浙闽总督献来伺候的,这次正好带着来。」

    贾智深笑道:「原来是个‘酒博士"。」

    片刻之间,炉火、木炭已经放置,湖心亭飘雪也被打扫干净。

    童子跪坐于旁温酒。

    赵天栋摆手退去壮仆,自己动手添置木炭,将炉火烧旺,再热上一锅羊肉用以佐酒。

    大雪掩西湖,亭外只闻冷风声。

    亭中炉火内,木炭时不时传来炙裂之声,火势升起,传来暖意。

    「国公爷请。」

    赵天栋端酒来请。

    贾智深从亭外,目光回转,接过酒盏,饮去半杯。

    「还不够火候。莫来劝,这般时候,正是该煮得滚烫了下肚最妙!」

    贾智深砸吧砸吧嘴说着。

    赵天栋于是催促童子再去用心。

    贾智深饮尽了杯中酒,目往亭外,吐出一道白雾,扩至湖面当空,消散了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