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一三四章 长江大江(2/3)

孙成的劝说之下,投降大隋,被杨坚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与他的部族被安置在朔州。

    这个启民可汗染干,有五个儿子,其中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三个,分别是老大始毕可汗咄吉世,老二处罗可汗俟利弗设,老三颉利可汗咄必。

    其中老三颉利,就是历史上与李世民订立渭水之盟的那位。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来看的话,杨素此番北击突厥,会大胜而归,步迦可汗会逃亡至土谷浑一带,而启民可汗将会收归其部族,成为东突厥的大可汗。

    而启民直到六年后过世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向大隋称臣的。

    李靖此番作战,确实可以得到历练,杨素也履行了诺言。

    至于这次大胜之后,李靖会被授予什么勋爵,杨铭到是不怎么在意,勋爵嘛,这都是小事。

    几天后,杨铭从徐景那里听到了一些事情,于是将庞牛以及他的堂弟庞韬喊来,

    「你小子跟元文都是怎么回事?」杨铭沉声问道。

    庞韬今天二十七岁,被杨铭喊作你小子,却一点不觉得不妥当,嘿嘿一笑道:

    「也没什么,就是他老是使唤卑职手下的弟兄,我跟他掰扯了几句,闹得有点不愉快,咱们都是跟着殿下出来的,我们也只听殿下一个人,他算老几啊,指派我们?」

    庞牛也在一旁道:「他是总管府的长史,我们是殿下的近卫,按制,他确实不应使唤我们。」

    不使唤你们,他特么使唤谁去?总管府就你们这些兵。

    杨铭道:「他那里也是缺人手,这样吧,从前衙的卫士中挑出两百人,以后归他调遣。」

    「殿下,这怎么使得?」庞韬皱眉道。

    杨铭脸色瞬间阴沉。

    庞牛见状,刚忙道:「就按殿下的意思办,我今天就给他拨两百人出来。」

    杨铭沉吟片刻,冷声道:「你小子也别在总管府呆着了,正巧郡守府有个缺,你去做个郡尉吧。」

    郡尉?这是个好差事啊......庞韬嬉皮笑脸道:「卑职领命。」

    「别着急乐,」杨铭脸色肃然道:「你如果敢在外面乱来,坏了本王的名声,我一样会砍了你。」

    庞韬赶忙点头:「殿下放心,卑职晓得轻重,我如果给您抹黑,我自己一刀抹了我自己。」

    他的堂哥庞牛也在一旁踹了他一脚:「好好干,敢乱来,不用殿下说话,我先剁了你。」

    「好了好了,都下去吧,」打发走两人,杨铭独自坐在堂内沉思。

    自己刚到荆州不足一年,总管府就在暗地里分作了两派,一是以元文都为首的文人派,一是以庞牛为首的武人派。

    庞牛这个人是从皇宫出来的,逢迎上意是一把好手,约束部下也有一套,但杨铭对他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

    因为庞牛身上有关中弟子的恶心,就是不把关中以外的人放在眼里,但骨子里对皇室,是绝对忠诚的。

    没能力,无所谓,忠诚就是最大的能力。

    所以杨铭才会安排庞韬去做江陵郡尉,别看人家年纪不大,身上可是有个旅骑尉的武散官,比房玄龄当初的羽骑尉高两等。

    谁让人家是宫里出来的呢?

    接下来的几天,杨铭又特意叫来元文都与庞牛,分别训斥了一番,态度非常严厉,大概意思是,他们俩以后要是再闹不和,就都给我滚。

    安顿好这俩人之后,杨铭打算带着杨茵绛出门一趟。

    去哪呢?去襄阳郡。

    襄阳骠骑府,是上府,兵员固定在一千五百人,但是因其兼领襄阳水军,所以又加了一千五百人。

    杨铭这次去,次要是想去瞧瞧荆州水军,主要是向见见一个人。

    这次离开,杨铭没有带徐景,只让陈奎领了五百甲,与杨茵绛一道出城,前往荆州港坐船。

    荆州港做为大隋仅次于江都的第二大港口,水运贸易相当发达。

    而负责管理荆州港的衙门,叫做都水署,隶属于工部四司之一的水部。

    水部掌天下川渎,津济(渡口)、船舻、渠梁(水渠桥梁)、堤堰、沟血(田间灌既水道)、渔捕、运漕、碾硙(水力启动的石磨)等事。

    荆州港都水署的主官,叫都水尉,是从工部派来的,属于关中子弟。

    都水尉李衡得到消息之后,早早的就为杨铭安排了六条大船,这六条船都是官船,每船可乘坐一百人,算是目前长江上,能见到的最大的船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