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恩及元文都具体商妥,我实在是没有这个精力了。”
裴蕴看出杨铭满身疲惫,赶忙道:“太子日理万机,千万要珍重身体啊,眼下夜深,不如太子便留宿在臣下这里吧?”
“几时了?”杨铭托额问道。
裴蕴看了一眼漏刻,道:“已经是子时正,太子再不尽早歇息,明日恐无精神。”
杨铭皱眉点了点头:“那就在你府上歇息一晚吧。”
“臣下蓬荜生辉,”裴蕴大喜,赶忙纷纷奴仆清理出一间雅室,并派来了他最中意的两名侍女,服侍杨铭。
杨铭所居之处,里三层外三层,被东宫禁卫层层包裹,四个跟在杨铭身边的千牛备身,负责巡视周边,只有陈奎,守在屋外,不准任何人靠近打扰。
两名侍女为杨铭揉捏着身体,等他入睡之后,分别躺在床榻两边,负责守夜。
翌日朝会,杨铭宣布了杨浩的任命,并准许其参加朝会。
杨浩千恩万谢之后,杨铭笑道:
“梁王经验尚浅,还需多多磨炼,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梁王初临朝会,还是要寻摸几个师傅才好。”
杨浩赶忙道:“观王熟谙国事,深耕朝堂三十年,臣自当视为师长,时时请教。”
杨雄笑道:“不敢不敢,当不起请教二字,你我应互助互倚,同枝共茂。”
接着,两人又互相客套了几句。
论血缘,杨浩跟当今皇帝血缘更近,但是人家杨雄权势太大,是当下的宗室领袖。
而杨铭就是想要杨雄多多提携杨浩,把杨浩培养成下一个杨雄。
路是给你了,能走多远看你自己。
裴仁基彻底懵逼了,因为左屯卫大将军,他是势在必得的,没曾想让人家给捷足先登了。
这尼玛的,想要等下一个机会,还不知道何年何月。
军府大将军出缺,可没那么容易,这玩意轻易不会换,就算换,具体人选也是因当下形式决定。
裴仁基心里也清楚,自己在太子眼里,没什么地位,今后再有缺,只要是太子拿主意,就轮不到他。
世矩不给力啊,你可是太子的老丈人,你是不是压根就没给我打这个招呼啊?
接下来的一项任命,裴仁基瞬间欣喜若狂,他的顶头上司右监门府大将军独孤怀恩,被调任太府寺担任少卿,原来的两个少卿,云定兴不动,另外一个元寿,降一级为丞。
大殿内,独孤楷和独孤盛对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们哥俩心里看的很清楚,独孤怀恩只要没大错,是不可能被贬的,那么原因只有一个,他主动申请去太府寺。
这个蠢货,为了你那点破铜烂铁,大将军都不做了?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啊。
这哥俩是独孤家的家臣,管不了人家独孤怀恩,所以只能是以后找赵国公独孤纂告状了。
殊不知人家独孤怀恩,就没把独孤纂放在眼里。
裴仁基见到出缺,疯狂给裴蕴使眼色。
大隋不流行自荐,毕竟受儒家文化影响,讲究中庸之道,别人夸你,你也只能说谬赞谬赞,很少会说:你夸的对。
但是流行自己人荐,因为想要外人举荐你,可能性不大,毕竟谁家里都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子弟。
于是裴蕴站出来道:“臣举荐右监门将军裴仁基,顶缺。”
杨铭的目光朝裴仁基看来,后者赶忙跪地:
“臣力薄才疏,恐不能担此重任。”
“既然如此,那就改日再议吧,”杨铭道:“终究是一府的主将,还是要请示陛下的。”
别改日啊?咱们今天议清楚不好吗?裴仁基懵逼了,您听不出来我只是客气话吗?您只要同意,陛下那边多半也会同意的。
杨雄见状,站出来道:“右监门府事关重大,确实应请示陛下,由陛下定夺。”
“就这样吧,散朝,”杨铭起身就走。
裴仁基无比沮丧,在广场等上裴蕴之后,将对方拉至一边,小声道:
“你说太子这是什么意思啊?”
裴蕴无语道:“我在朝堂举荐你,不过是为你今后造势,这次上不去的,下次有缺,或许就会优先考虑你,其实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位置不是你的。”
“为什么啊?”裴仁基楞道。
裴蕴笑道:“左监门府大将军是谁啊?”
“是陈国公(窦抗),”裴仁基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