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万岁每到御书房便要她来侍奉,有时,还会夜宿书房。”
“如你所言,这晋妃娘娘并无出奇之处,只是偶尔博得了万岁欢心而已?”包拯打断青儿的话,问道。
“奴婢不敢断言,只因那时候太妃娘娘尚在滁州,万岁做事便也大胆起来,还有传言万岁欲纳她为晋妃。”青儿回答。
皇帝偶尔兴致所致,临幸一名宫女,这在古代并不稀奇,临幸之后又被纳妃,却是稀奇。这种事情通常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此女之美冠绝后宫,还要有着极其高明的手段;其二:便是怀上了龙种。
这两种可能性在晋妃身上显然都没有发生,那么,皇帝因何要纳妃?
“继续讲。”包拯催促道。
“奴婢此前也曾询问过娘娘的出身,得到的回答是,其祖父曾经跟随太祖皇帝身边,至于是哪一位功臣,奴婢不敢多问。”青儿继续说道,“后来,这件事情被宫中的妃嫔们知道了,还曾经集体去御书房中找寻过她,幸被万岁喝退。只是太妃娘娘回来后,形势大变,万岁惧怕太妃娘娘责怪,对她不利,于是下旨要奴婢陪同她出宫。临行前特意叮嘱奴婢,沿途好生照顾,只待圣旨回京。”
“如此说来,你等事先并未想到要来这滁州府?”包拯问道。
“这个,奴婢实在不知。”青儿说道,“一路上都是晋妃娘娘在指引道路,不知不觉间便来到这里。”33
“晋妃娘娘可曾提起她以前和青莲庵中的僧众相识一事?”
青儿想了想。
“奴婢只记得她说这里有她的旧相识,至于是谁,奴婢不知。”
“可还有过别的话?”包拯又问。
“晋妃娘娘胆小,不过,奴婢听她说过,日后会把持后宫的话,因为会有人暗中帮助她。”
“可曾提起是何人?”包拯加重语气。
青儿却摇头。
“娘娘不说,奴婢不敢多问。”
包拯硕大的眼珠转动了几下。
“好吧,青儿姑娘,看你并未撒谎,本官就不再与你计较。不过,今晚之事不可透露给任何人,即便是晋妃娘娘问起,也不可泄露半句。”
“奴婢知道。”青儿再次擦着额头上的冷汗。
包拯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那名女子可以把青儿带回房间去了。
女子亲热地拉着青儿的手离开。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