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此恩吴国无以为报,无以为报啊。”
说到这里,阖闾就对着夫差说到:“未来,要以父侍奉炎君!”
噶?
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夫差是不理解,过了几个呼吸,夫差才反应过来,当即认真的点了点头:“父亲放心,从今往后,炎君就是我的叔父。盐城就是吴国的叔父国,未来吴国必定以侄儿对叔父的礼仪对待盐城。”
看着听话的夫差,阖闾忍不住咳嗽了一下,当即就咳出了些许太阳真火,阖闾的肺部,已经快被太阳真火烧没了。
咳嗽之后,阖闾努力提起精神,看着面前的诸多大臣。
这些大臣,全都是初代、真人,有的是本尊到此,有的是一具投影化身,零零总总,也有五六十个之多。
这些人里面,吴国本地的有二十个左右,十个是贵族那一边的,十个是吴侯一脉。其他三十多个,全都是外来之人。
有七八个,是伍子胥亲自招揽的,有二十多个,是慕名而来。
今日之后,这些慕名而来的可能就要走不少。
此刻这么热闹,谁知道今日之后,还能剩下多少呢?
即使剩下了,又有几个愿意为了吴国效死呢?
还有那些忠于自己的大忠臣,未来还会忠于夫差这小子吗?
阖闾想了很多很多,可是身体却越发无力了,身体提醒着阖闾:你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想到这里,阖闾只好放下诸多杂念,很多问题思考再多此刻也没法解决。
所以,阖闾想了想说道:“跪下!”
刚刚站起来没多久的夫差再次跪了下来,见状,阖闾看了一眼伍子胥的投影,伍子胥当即走上前来,阖闾一手拉着伍子胥,一手指着一旁的夫差:“员兄,咱们相识万载,我走之后,吴国就交给你了。”
“临终前,我想让夫差拜你为仲父,不知你可愿意?”
说着,阖闾就满怀期待的看着伍子胥,见状,伍子胥只得叹息一声,随后点了点头。
坦白说,对于阖闾,伍子胥还是很满意的。
二人之间,也算是君臣相知的典范了。
当年伍子胥来到吴国,最后被阖闾重用,这一万年执掌吴国大权,改革吴国,是真正的有权力有地位有威望的执政。
这一次伐楚,也是在阖闾的支持下,才获得成功。能够顺利鞭尸上一代楚侯,阖闾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
虽然二人之间也经常有矛盾,但是整体算得上君臣相知、君臣相得。
“老夫自然没有问题。”
“跪下!”
闻言,夫差当即换了个方向,不跪阖闾,改跪伍子胥了:咚咚咚!
三个响亮的响头之后,夫差大声喊道:“孩儿拜见仲父!”
伍子胥见状,便扶起夫差:“好孩子,好孩子。”
见状,阖闾接着对伍子胥说道:“孤走之后,夫差若是有能力,员兄你就辅佐他。若是他没有能力,员兄你就取而代之。”
听到这里,吴起只想翻白眼:你要真有这想法,刚刚怎么不说?如今刚认完仲父,你就说这话?你是什么意思?
不过,伍子胥却当即感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这里,阖闾这才稍微放心一些,随即就看向了一旁的孙子。可孙子并不想让自己多一个儿子,当即拱手道:“主君放心,臣定然认真的传授世子兵法,把世子当成真传弟子。”
“跪下!”阖闾接着喊道。
夫差刚刚被伍子胥扶起来就当即换了个方向,对着孙子的投影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徒儿拜见师父!”
孙子扶起夫差:“从今往后,你就是为师的大弟子了,为师就送你一卷兵法心得好了。”
说着,孙子就拿出了一卷兵法:“这卷兵法一共有十三篇……”
看到这里,阖闾叮嘱道:“吾儿,从今以后,你就拿着九鼎好好在姑苏城修炼,一日不成大真人,一日不得离开姑苏。”
“另外,国内大事,从此以后就托付给员兄(伍子胥)和武兄(孙子)了。”
“其中,政事由员兄负责,军事由吴兄负责。”
“至于其他诸国,吾儿且听孤的安排。”
“对于楚国,咱们要迅速撤兵,但具体怎么做,吾儿你就别操心了,好好修炼便是。不懂的,多问问员兄和武兄。”
“对于越国,未来迟早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