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82》

第一百九十二章开恩科(2/3)



    张四维还欲发话。

    万历一拍桌子怒道:“要不朕这个皇帝也给你当算了?”

    “臣惶恐,臣不敢。”张四维吓得赶忙跪地。

    “起来吧。”

    随后,万历扫视了一番群臣,笑着开口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要奏报的吗?”

    张云一步向前,拱手道:“皇上如今幸得皇子,正是应该普天同庆。”

    “臣奏请皇上,请开恩科!”

    万历冲着张云一笑,缓缓开口道:“准了!”

    这次张四维一党的人倒是没有阻拦,反而开始争抢起了主考官的位置。

    毕竟,谁当主考官便能够收获不少的新鲜血液。

    万历为了平衡,三个主考官分别是耿定向,沈鲤,沈一贯。

    耿定向是张居正的老乡,同时也是正三品的副都御史,沈鲤不必多说吏部侍郎,正三品。

    沈一贯礼部侍郎,正三品。

    尺寸大小刚好合适。

    而且这三方分属三个阵营,耿定向是张居正的党羽,沈鲤居中谁也不靠,沈一贯则是倒向了张四维。

    “你们礼部早些拿出个章程出来,争取明年开春就能殿试。”万历吩咐道。

    随即便朝着金銮殿外走去,径直奔向郑贵妃寝宫。

    群臣低着头恭送万历,见他走远这才抬起头,开始议论起此次科举考试。

    张云轻笑一声一步踏出,朝着家中走去。

    “徐光启,你可别让我失望啊。”回去的路上,张云低声喃喃道。

    他请求万历开恩科,完全就是为了徐光启,不想让他在华亭蹉跎。

    礼部的动作很快,立马制定好了章程,消息很快靠着驿站传到大明各处。

    松江府,华亭县,郊外。

    “子先兄,子先兄。”

    此时,徐光启刚挑完水正准备温一遍书,就听得有人叫他。

    徐光启一看来人,笑道:“子美兄,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他的同窗好友,杜陵,字子美。

    杜陵气喘吁吁地说道:“皇上幸得龙子,今秋重开恩科,你的机会来了。”

    “真的?!”徐光启一把抓住杜陵的手臂,激动地喊道。

    上次乡试他母亲病重,他不得不留下照顾,因此耽搁了。

    “真的!你的机会来了。”

    “这次你肯定能够高中。”杜陵笑着说道。

    “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杜陵听后,打趣道:“怎么?不请我进去喝杯水吗?”

    “哦哦,你看我都糊涂了。”

    “寒舍简陋,你可莫要见笑。”

    随即二人朝着屋内走去。

    杜陵拿起碗直喝了三碗,这才解渴。

    “痛快!”杜陵满意地笑道。

    随即就要告辞。

    “光启,谁在外面啊?”

    “伯母,我是子先的同窗,我叫杜陵。”

    杜陵听得徐母问起,赶忙回道。

    接着便把自己的来意说出。

    听罢,徐母激动地握着徐光启的手:“你这次可得好好给我应考,莫要辜负了恩人与你爹的期望。”

    “伯母放心吧,以子先兄的学识,乡试还不是手到擒来?”

    “你要是再这么说,我可要生气了。”徐光启佯装怒道。

    “母亲,你先好好休息,我与子美兄还有些事要谈。”

    “去吧,去吧,你们年轻人好好谈一谈。”

    二人随即来到院中。

    “子先兄要是高中状元,可莫要忘了我这个老朋友。”

    “去你的,你要是再开我玩笑,我真生气了。”

    二人打闹一番,接着徐光启正色道:“你呢?要是这次不中,可有什么打算?”

    杜陵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咱们应天府的读书人太多了,我能考中秀才已经侥幸。”

    “哪里还敢奢望其他。”

    “你也莫要灰心,你现在也就二十五岁,这个年纪连秀才都还不是的人,大有人在。”

    “罢了,罢了,我也是看开了,要是这次不中,我就老实地当个富家翁算了。”杜陵自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