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82》

第二百九十五章第四次和谈(2/3)

大胜,这样才能彰显大明的国威。

    与倭寇议和,有损国威。

    张居正与高拱都是军户子弟出身,与张四维这种书香门弟不同,他还是深知前线士兵的苦处的。

    现在他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也想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另一方面,他又不忍心前方的军士平白送了性命。

    “难呐,难呐。”张居正低声喃喃,随即起身走到窗边,看向南方。

    “踏踏踏......”突然,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紧接着,一个值班的官员便出现在了眼前,那官员见了张居正,对着他恭声道:“元辅,这是长宁侯给您的信。”

    张居正接过拆开看了起来:“汉城城深,且我大明的军士早已疲敝,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既倭寇已有乞降之意,云请叔父怜惜我大明锐士。

    云已有计策,既能够保留大明之体面,又能不动兵戈,还望叔父支持。

    ......”

    张居正读完后,长叹一声,随即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将自己支持议和的票拟写了上去,让值班的官员快些送到司礼监。

    冯保在司礼监看到张居正的票拟后,随意地扫了一眼,就立马将他带到了万历跟前。

    “皇上,这是前线传来的消息。”

    万历来了兴趣,立马拿起看了起来,看到最后眉头一蹙,道:“这李如松和叶梦熊在搞什么鬼,朕让他们快些收复失地,怎么又要与倭寇谈判了。

    不行,快些催促他们攻城!”

    冯保轻咳一声,露出菊花般的笑容,尖细着嗓子说道:“皇上,长宁候也支持和谈,还有张首辅.......”

    万历这才将奏折重新拿起看了一遍:“嗯,朕觉得其实和谈也没有什么不好,催促李如松快些与倭寇和谈。

    务必重申一点,不可丢了大明脸面。”

    冯保强忍着笑意将批红过的折子接了过来,随即就准备将奏折发出去。

    “等等!!”万历突然叫停了准备出去的冯保。

    冯保停住脚步:“皇上,您还有事情吩咐老奴?”

    “再给朕拟一道圣旨,让张云快些回来,莫要在外拖拉了。”

    “是。”

    很快,倭寇乞降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中传开,大部分文官都不同意,吩咐叫嚷要弹劾李如松和叶梦熊,连带着张云也被捎上。

    骂得最凶的当属那些都察院的言官们,什么李如松畏战如虎,叶梦熊督抚失宜,就张云在日本屠城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被谁给扒了出来。

    现在三人是被人一阵口诛笔伐,好在三人不在京中,眼不见为净。

    万历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平壤城。

    朝廷同意议和的批示很快平稳地来到平壤城,并且传入叶梦熊的手中,他接到后,立马叫来张云与李如松开始准备谈判事宜。

    “阁老,我请亲自前去与带上部将赵虎,亲自去与倭寇谈判。”

    “阁老,我部参将李应试请求加入此次谈判团,他曾经数次与倭寇周旋,深谙此道。”

    李如松与张云二人一前一后,对着叶梦熊提议道。

    “好,那就以长宁侯为正使,李应试为副使,负责与倭寇交涉此事。”

    “是!”

    李昖对此倒是颇为不满,不过也只仅此而已,要是真把李如松惹急了,指定没他好果子吃。

    因此,哪怕是明军与倭寇和谈,只要他还是朝鲜的王,那就行了,反正他照样夜夜笙歌,每日都有美人与美酒作伴。

    经过这次倭寇入朝之后,他也是想看开了,人生短短几十栽,需要及时行乐。

    因此,这些天他都在宫中与自己的妃子探索人生的奥秘。

    监国的事情,就交给了自己的世子,光海君李珲。李珲也乐得如此,老爹放权,自己总算大权在握,一时间培养了不少党羽。

    ......

    与此同时,小西行长也开始挑选参与谈判的人选,作为老倒霉蛋的井上宏彦,自然也在随行人员名单当中。

    除此之外,他还挑选了岛津义弘,再加上几个亲兵。刚开始,岛津义弘那是百般推辞,你自己想去寻死,就别带上我好吧。

    奈何小西行长态度坚决,并且还搬出了丰臣秀吉,其余几人也只是在一旁幸灾乐祸,他胳膊拧不过大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