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571 拆分港灯(2/3)

虽然也有很高回报,可更多的只是坐等升值而已,未来这一招也行得通,不过利益就不能最大化了,还不如简单点,直接投资他们算了。”陈志文笑说道。

    真让和黄与置地去建住宅物业,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做好,虽然这房价暴涨的时代,肯定能赚钱,但铁定是比不过那些从最底层厮杀上来的精英的,如李嘉成、陈曾熙等等,且这两家公司有自己的方向,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吃独食。

    “这样也好,以陈生目前的资产规模,在香港再怎么闹腾,上限也是有限了。”霍营东点点头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陈志文说道。

    “内地那边,如今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我所知,包括商场、写字楼这一块,可能部分城市也会逐步放开限制,陈生可以多了解一下。”霍营东又说道:“我准备下个月去一趟内地,陈生要不要一起去一趟?”

    “我也听说了一点,如果有机会,我自然也不会错过,不过下个月不行。”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过段时间,也许我还会去一趟内地,可能还会有一些大投资。”

    在原先历史上,深海市之外,第一个商业地皮出售是在1987年,由上沪市竞拍,最终日本一家放弃竞拍成功,随后建成了一栋小型写字楼,这是内地房地产产业的开端,而在这之前,除了特殊建筑,或者国内不懂又需要专门招待海外游客的星级酒店,其他房产,外资都是不让碰的。

    不过这件事目前也只是在推动,离上马还早呢,其实在这之前,也还有其他很多其他间接投资机会。

    “哈哈,也是,陈生马上就要做父亲了,这件事的确更重要。”霍营东顿了顿,说道:“那我就提前恭喜陈生了。”

    “恭喜恭喜。”董建成也跟着笑说道。

    “多谢。”陈志文淡笑说道。

    ……

    东方海外的投资,在陈志文定下来之后,基本上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海信的团队在接手之后,立刻开始了全面的审查,以及与东方海外的各方面的沟通。老板同意归同意,可银行团队,怎么着也得对对方公司彻底查一遍,如果发现小的问题,那可以以此为理由,来获得更高的利益,如果发现大的问题,那自然还需要将问题告知陈志文这个老板,以定夺下一步。

    即使最终投资了,哪怕因为老板的关系出现了亏损,可作为金牌打工人,也得需要提前知道自己的风险、会亏多少,从而做好收尾的准备。当然,这只是正常操作流程,对于陈志文这位香港传奇人物,一般人是不相信他会做亏本生意的,即使有,也肯定有其他目的。

    海信银行这样大规模与东方海外进行着商业方面的交流,自然瞒不住市场,消息传来之后,东方海外的股票立刻迎来了连续几天的暴涨,只不过因为本身基数就比较低,现在涨了之后仍然是仙股,可就因为这个,原本准备将东方海外股票T出去的港交所,也暂停的动作,一些一直在催债的银行,也采取的观望的态度,这也让董家的压力立刻小了很多,开始专心的与海信银行商讨各种合作细节。

    对于这个状况,陈志文也是早有预测,以他如今的身价,在香港投资任何公司,都会引起质变般的效果。

    剩下的事情,就等着双方谈好即可,没什么大问题,他便签字就行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港灯公司,也有了一点小麻烦。

    陈志文也来到了位于港岛南部的港灯集团总部,这里是百年前,港灯集团起家的地方,多年来,总部也一直在这里,最多就是换个几次,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陈生,截止到目前,一共有26名股东,对我们在国内的投资,提出了意义,这些人一共持有18.1%的股份,虽然还不足以有一票否决权,可港灯是公共机构,他们的诉求,在法院那边也有很多人赞同,如果再继续下去,恐怕会引起法律争端。”港灯集团的大班普洛斯汇报道,同时也递上来了一份文件。

    “真是麻烦,想办法替股东赚钱,也被他们反对。”陈志文看了看名单,摇头说道,这名单里面,详细的写着很多股东方代表。

    在今年年初,陈志文与粤东省达成了口头协议,在粤州市投资3个发电厂,港灯集团,如今是陈志文个人34.9%控股,加上包玉冈家族持有16%的股份,而后者几乎不管事,投票权也交给了陈志文,也就是说,除非其他股东联手达到一票否决权的投票比例,不然也都是现有的管理层说了算。

    只是在例行公布这件事的时候,很多小股东小股民出来反对,认为港灯集团作为香港的公共机构,不应该冒险去海外投资,如果失败,那必然会影响港灯在香港本身的业务。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说的过去,陈志文也知道,在原先历史上,李嘉成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