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还是先听坏消息。
就看到众人眼中的火星和随时待发的拳头,只好哈哈一笑,开门见山:
“好消息是,在儒家众多书院的推动之下,神洲书院同意开放浩然塔”
得咧,看着欲言又止的唐妖,尘小九及时的当了个捧哏:
“这浩然塔不是每次书院大会都要开启吗?”
对于尘小九这个求知的态度,唐妖很是满意,清了清嗓子,开始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次书院大会中,神洲书院本来想只开放浩然塔前五层,至于后面的四层,延续往届书院大会惯例——直接封锁。
可有人不满神洲书院做法,直接联合各洲书院,驳回其做法。
因为众多书院早就对神洲书院独占浩然塔,分裂儒家半壁江山气运的行为不满。
再加上万年以来积累的矛盾和冲突,有人牵头,自然就有书院愿意推波助澜,趁机杀一杀神洲书院的威风。
而对于各洲书院的反对声音,向来自视甚高的神洲书院没有丝毫在意。
浩然塔乃至圣先师早年的兵器,在其中参悟天地大道,事半功倍。
而最高层更是内含圣贤秘境,能够出入其中者,无一不是天域顶尖的大能巨擘。
这样的奇异道宝,被神洲书院理所当然的占据了上万年,怎么可能拱手让出去。
可神洲书院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各洲的反驳声势浩大。
不仅仅是已经拥有浩然塔名额的书院,许多不见经传,声名不显的小书院也参与其中。
一时间整个天域都是指责,驳斥神洲书院的舆论。
再加上这次牵头者更是大唐——长安书院,直接硬刚来自神洲书院的镇压。
长安书院院长发布征讨神洲书院的檄文,其文章显化各洲,字字见血,将神洲书院近千年来的各种问题一一揭露,把神洲书院推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来自各洲的压力和舆论,神洲书院不得不让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倘若神洲书院失去了来自天域各洲百姓的信仰,孤掌难鸣,恐怕其马上就会被儒家除名,气运溃散。
到那时候,哪怕神洲书院圣贤下场,也无法逆转天地大势。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长安书院引经据典,要求彻底践行书院大会真正含义。
百家争鸣才是春,只有天域各洲书院全部参与,这书院大会才名副其实,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选贤任能。
令人奇怪的是,面对这么激进的改革,神洲书院选择的沉默,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
在神洲书院这样不管不顾的态度之下,此次书院大会举办地,大唐,长安书院,宣布邀请儒家各洲书院齐赴中神洲,共商儒家未来前程。
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震惊的天域各地,无数宗门势力蠢蠢欲动,儒家这条天域真龙,终于从内部开始分裂了。
而作为这次变革中的最大受益者——各洲中小书院中一片沸腾,一片欢呼雀跃。
儒家气运在早年就已经被各大书院瓜分殆尽,从小书院出来的学子,不仅在根骨底蕴上相差甚远,即使是对浩然之气的运用掌握书籍,都被各大书院垄断。
所以说,许多小书院辛辛苦苦培育出的学子,一转眼就被各大书院所吸纳,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可眼下长安书院挑起的变革,让这些苦苦支撑的中小书院看到了希望。
资源的再分配,儒家气运的归纳于天,真言秘境分布等,都有可能在这次书院大会中实现。
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许多中小书院孤注一掷,拿出全部底蕴赶赴中神洲,只为见证有可能到来的新时代。
*
在东荒,墨染书院中,一处浑浊不堪的泥潭旁,一位眼神空洞无物的老者在垂钓。
在其身后,恭谨的站立着一个儒雅青年。
等待良久之后,老者将鱼竿一抛,在浑浊的池塘中惊起一滩鸥鹭。
老者从竹椅之上起身,儒雅青年娴熟的上前搀扶,将一根盲棍递到其手上,默默松开了手。
老者面色随和,满是皱纹,青筋凸起的手掌轻轻拍了拍青年肩膀,嘱咐道:
“时代要变了,儒家的未来,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喽”
儒雅青年闻言面色潮红,眼眶充血,声音之中甚至带有一丝祈求:
“您就不能不去吗?”
面对爱徒的祈求,老者抬头望天,阳光洒落其肩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