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贺岁特别篇】隆庆二年的春节(下)(4/5)

主便对牺牲的传教士肃然起敬,生出追随他们脚步的崇高理想。

    “三年里,为了融入当地,沙勿略神父倡导我们与日本人一样吃素,还穿着和他们一样的衣服,剃了一样的发型。但日本人始终对我们友好却疏远,这使我们的传教十分困难。后来一位愿意和我们接触的大名告诉了我们关键——他说他们日本人觉得中国文化才是最棒的,他问我们,‘如果我们所说的这些事是这样,那么中国人怎么不知道呢?’”

    “于是我们知道了,要想在东亚传教,就必须前往中国——让主的福音遍布中国,则整个东亚文化圈便会自动归顺我们天主教的。然后我们便来到了澳门,在那里远远眺望中国……因为统治中国的明王朝正在与海盗作战,所以关闭了边境,尤其不许外国人入境,神父便带我们来到了,距离中国本土只有20公里的上川岛,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教堂,一边牧民积累经验,一边等待进入大明的机会。”

    “神父每日在那里举行弥撒,向岛民传播主的荣光,可惜因为水土不服,他发起了高烧……”说到这里,费南意神父的神色,变得庄重无比道:“就在这时候神迹发生了!”

    教士和信众们听了,一边在胸前比划着十字,一边凝神倾听,大气都不敢喘。

    只听那费南意神父用神秘兮兮的语调,缓缓说道:“沙勿略神父在临终前告诉我们,他发高烧时,感觉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里。在那个世界中他没有生病,而且被一位年轻博学的大明官员,邀请进了大明,参观了那里富饶文明的景象,还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被对方渊博的学识彻底折服……”

    “这是做梦吗?”便有教士问道。

    “我们也是这样问他。”费南意神父点点头,然后用一种神圣的语调讲述道:“但沙勿略神父告诉我们,这是主对虔诚信徒的赐福,让他用这种方式来完成未了的心愿。说完,他高举因发烧而颤抖的手,赐教徒最后的一次祝福,说‘愿全能的天主降福你们,降福中国的人民……’”

    教士和信徒们便纷纷划着十字,一起念诵着:“愿全能的天主降福你们,降福中国的人民……”

    “神父去世后,我们本想将他的遗体运回罗马来下葬,然而他的遗体竟然长期不腐,这让返程途中的民众纷纷前来观看,那些原本不信教的人,这下也终于相信了主的光辉……”

    “最后,我们将他葬在了印度的果阿……”

    信徒们听了,不由自主纷纷高声赞颂起主的光辉来……

    利玛窦也在信徒中间,他虽然还能保持冷静,可这种近距离的耳濡目染,却让利玛窦心中的声音愈发清晰——加入耶稣会,到远东去,做成别人都没做成的事情!

    ~~

    就在年轻的葡萄牙国王,与他的叔父享用丰盛的宫廷晚宴时,利玛窦也坐在冰冷的大学宿舍中,就着蜡烛的光,用鹅毛笔郑重写下了一份退学申请。

    他要从罗马大学退学,加入耶稣会学习,希望能尽快完成考核,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时的利玛窦不会知道,当他终于不远万里来到心心念念的大明时,非但发现大明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赖以传教的那些西洋‘先进’知识;而且他还被某人成功剃度,成为了一名吃斋念佛的洋和尚……

    利玛窦隆庆二年关键词——【辍】

    八、‘意’字篇——徐光启

    回到大明,松江府上海县城太卿坊,愁云惨淡的一家人。

    这家男主人姓徐,名思成,原本是个还算成功的商人,可惜去岁在生丝生意上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才勉强打发走了年底讨债的债主。

    还完债,已是家徒四壁,这个春节,自然难过极了。

    徐思成和妻子看着坐在门槛上一动不动的儿子,暗暗心酸道:‘我们倒不打紧,糊弄着也就过去了。可光启才六岁,这还是他头一回过没有好吃的、新衣服、没有爆竹放的穷年呢。’

    徐思成便走过去,坐在儿子身边,轻轻摸着他的头道:“抱歉光启,明年父亲一定好好补偿你。”

    “爹,我们家是不是没钱了?”没想到那孩子担心的,却不是过年这种事。“那样我就不去念书了吧。”

    “好孩子,你放心,父亲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辍学的!”徐思成强忍着泪花,搂住了懂事的儿子。

    “不是,其实我是想……”却听徐光启小声道:“那样就可以天天玩了……”

    “呃……”徐思成闻言差点没晕倒,登时勃然大怒,拎过儿子来,脱下他的裤子,挥手就打。

    “我打死你个倒霉孩子,不求上进光知道玩!你能玩出饭辙来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