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

第四百七十九章:万众一心(2/4)

宫村铺相距八蜡铺仅有十里的距离。

    陈望设中军在演武厅,将决战的地点,留在八蜡阵一线。

    宫村铺正与八蜡铺南北相对,左依济宁城,右接小店,北临府河,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所以黄台吉才会先一步抵达宫村铺,将行营设在了原来靖南军所设的营垒之中。

    等到黄台吉登上宫村铺内刚刚搭建起来的望台之时,就看到了令他勃然大怒的一慕。

    靖南军的骑兵从容撤离,前锋一应诸军竟然望而却步,不敢追击。

    黄台吉坐在望台上设的坐椅之上,神色铁青,压抑着心中的怒火。

    他宽大的手掌紧紧扣住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

    他身体早在之前便每况越下,但是因为关内战事的原因,他乘马一路南行。

    到了关内之后,一路奔波,风餐露宿,但是身体的情况竟然莫名的好了不少。

    尤其是在攻克明庭的京师之后,他志得意满,往日时常袭来的眩晕与耳鸣,竟似退潮般隐去多日,连精神也矍铄不少。

    这些时日以来,他的精神已经是好了很多。

    但是此刻,黄台吉看着远方战局,眼见他麾下的一众骑兵竟逡巡不敢向前,任由靖南军骑兵扬长而去。

    一股灼热的怒意猛地自他胸腹间窜起,直冲颅顶。

    刹时之间,那股久违的不适感如毒蛇还巢,猛地攫住了他。

    黄台吉只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地跳动,耳中渐渐嗡鸣,仿佛有千万只夏蝉同时在颅内振翅。

    他眼前的景象开始失真。

    视野中的军阵旌旗开始微微晃动、扭曲,如同映在水波里的倒影。

    一股热流毫无征兆地冲上鼻腔,几乎是身体的本能反应,黄台吉下意识地抬手放在鼻下。

    手指间并没有传来那让他熟悉不易温热粘稠的触感。鼻腔之中,也并未嗅到那带着铁锈般的腥甜味道。

    黄台吉缓缓放下手,五指收拢,紧紧攥成拳。

    而后他闭上了双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尽可能的放松身体。

    他的脸色越发的铁青,甚至因为极力压制身体的不适而显得更加僵硬与冰冷。

    不知道过了多久。

    那股令黄台吉烦闷不已、极度不适的感觉才终于消散。

    黄台吉靠坐在座椅之上,他肥大的身躯几乎将整个座椅坐满。

    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初登汗位,能挽强弓,手执顺刀在战场之上驰骋如风的身强力壮的满洲勇士了。

    常年的养尊处优,让他的身材逐渐的发福,他的身形日渐臃肿,赘肉在他腰腹下堆迭,下颌也因此变得圆厚。

    戎装之下再不是虬结的肌肉,而是被美酒佳肴滋养出来的肥脂。

    他甚至没有办法长时间的乘马。

    从关外到关内千里的跋涉,很多时候他都不得不乘车而行。

    “遏必隆。”

    黄台吉缓缓的睁开眼睛。

    他眼底的血丝尚未完全褪去,身体传来的阵阵虚弱感也仍然没有彻底的消散。

    但是他的目光却已恢复了惯有的沉静与锐利。

    “奴才在。”

    侍立在一旁的内大臣遏必隆听闻黄台吉的呼唤,当下上前一步,敏捷地掸下袖头,而后左腿前屈,右腿后蹲,他的右手下垂,用左手扶膝,垂首恭敬道。

    “把前锋诸将,全都给我带到帐前。”

    黄台吉的声音沙哑,他的语气之中,带着竭力平息后的倦怠,却也带着压抑的怒火。

    遏必隆浑身一颤,而后再度垂首,他不敢违逆,只能是恭声应命。

    片刻之后,十数名清军满蒙将校全都被带上了中军的望台之上。

    一众清军将校皆是战战兢兢,跪伏在地,不敢抬头而仰视黄台吉。

    黄台吉靠坐在坐椅之上,俯视着麾下的一众将校,他的神色冷漠,满是杀意。

    他真的想将他们所有人都拉下去砍了。

    但是这一切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临战处决大将,对于军心极为不利。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所有人都被降职一级,罚俸半年,发至军前戴罪立功。

    “曹变蛟……”

    黄台吉抬起头,远望着南面靖南军浩大的骑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