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朝堂负担不起太多的钱啊陛下!”
“老臣也知道,军户制是落后的体制,但是,大明穷啊,没有军户制,哪来的兵丁?”
胡濙从太祖立国时开始说,娓娓道来。
朱祁钰听进去了,他又犯了形而上的错误。
大明没钱,不可能用海量的银子养兵,所以军户制应运而生了,这个制度饱受诟病,还算好用。
至于钱去哪了?
问问藩王、问问权贵、问问士绅,就知道了。
“朕莽撞了。”
“老太傅老成谋国之言,诸卿爱国之心,朕都看到了!”
“那朕分田,总是可以的吧?”
朱祁钰问。
活久见,皇帝又认错了!
胡濙沉吟,项忠开口:“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是可以的。”
项忠长得白净,声音也不高,温文尔雅的。
却是个狠人,太上皇兵败被俘时,他给瓦剌人养马,趁不注意逃了出来,走了七天七夜,才回到宣镇。
而且,其人允文允武,有名帅的天姿,是朱祁钰极为重视的人才。
“但请陛下,少给军户分田。”
“可派一能臣,在原军户田土旁边,增加一部分。”
“不能这一块、那一块的,耕种零散,十分麻烦。”
“微臣之所以建议陛下少分,是因为还要留出一部分,给移民的百姓留一些。”
“田土太多,容易诞生地主,也不利于精耕细作。”
“尤其移民女子,多多移民过去,边军多是光棍,若能娶上老婆,明年生个娃,人口就丰茂了。”
项忠思考问题,以人为本。
朱祁钰颔首:“可这天下人,重男轻女,女子稀少,有的也不愿意嫁给军户,朕也犯难啊。”
这是实情,男子是主要劳动力,女子无法承担地里的繁重劳作,自然不值钱。
“朕想让农户多生女儿,女儿多了,男子才能讨到老婆。”朱祁钰也犯愁,他可以不管民间百姓,军户总要考虑的。
“陛下,此乃千古症结,解不了的。”项忠苦笑。
朱祁钰灵光一现:“若朝堂给女儿家一笔钱呢?”
朝臣感到无语。
“陛下,该给多少钱呢?是天下女孩都给,还是就给一两年?”
薛希琏高声道:“陛下,若给民间发钱,中枢有多少钱,也不扛这般祸害。”
“而且,人心趋利,很多百姓还会以此为营生。”
“倘若中枢不给了,他们说不定转手就将女儿卖去了勾栏瓦舍。”
“人心皆贪,等朝廷竭泽而渔,没人会惦记着陛下的好,反倒造反不断,江山如何延续?”
“老臣以为,生民繁齿,顺天而行,朝堂不宜干涉。”
他的话,引起朝臣的同意。
全都发声劝谏。
“朕听进去了。”
“项忠的话很有道理,但大同镇的军户,也缺女人,强征山西女人入宣镇,也不是一回事。”
“没女人,如何繁齿?如何丰茂宣镇人口?”
“那便让宣镇开关去打!去抢!”
“抢草原上的女人过来!”
朱祁钰以为,朝中百官会反对呢。
竟无一人反对。
项忠竟然说:“瓦剌,禽兽也,能让禽兽嫁给人,乃是上天的恩泽。”
“好,既然诸卿同意,那朕便下圣旨,准许王来开关,抢掠瓦剌,所抢皆归兵丁所有,中枢不要。”
朱祁钰又问:“宣镇分田,可不容易,朝中可有人愿意自告奋勇,去主持这次分田啊?”
轩輗、宋琰和薛希琏,同时站出来,都愿意去。
“宋琰、薛希琏,你二人身子骨不太好,不要奔波了,留在京中将养身体,以身体为重,朕还要依仗你们呢。”
“便让轩輗去吧,以轩輗之才,处置分田,绰绰有余。”
朱祁钰环视一周:“朝中老臣,每日都要按照太医院的叮嘱,按时喝药!认真调理身体!”
“朕不准你们死!”
“大明需要你们,朕更需要你们!”
“这是圣旨!”
“老臣等谢陛下天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