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50章 大明皇帝,很难活过四十岁!(8/9)

一只大手,推动着陈循。

    当陈循死后,那只手消失了。

    会不会下次出现,就是他殒命之日?

    “陈循的背后,会是谁呢?”朱祁钰越想越没有安全感。

    每日谈允贤都给他请脉,说他身体康健,可宣宗皇帝的身体一样康健,不也照样说没就没了?

    还有仁宗皇帝,当了十个月的天子,就没了。

    民间甚至传言,宣宗皇帝弑父登基的说法。

    可流言的背后,也说明当时仁宗皇帝,身体是康健的,忽然就没了,当时先帝尚在南京,匆匆返回京师承嗣大统,满朝惊出一身冷汗。

    十年后,宣德十年,身体康健的宣宗皇帝,忽然染病,也死了。

    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登基。

    历史上朱祁镇多大岁数死的?过四十了吗?

    好像没有,大明皇帝很少有活过四十岁的,除了嘉靖,无能的皇帝才能活过四十岁,大权在握的都没活过四十,还有两个溶于水的。

    为什么?

    太祖、太宗皇帝都过了六十岁,宗室里有活过八十岁的,老朱家的基因是没问题的,那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这般短寿呢?

    从仁宗皇帝开始,大明皇帝就都短寿,新帝大多年幼登基,这背后的既得利益者是谁?

    等等!

    仁宗皇帝驾崩时,张太皇太后在做什么?

    文官专权,就是从洪熙年间开始的,宣宗皇帝不务正业,权柄下移,在正统朝形成体系,独霸朝纲的。

    说朕,说漠北王死得早,背后推手是文官集团,可仁宗、宣宗二帝,也不长寿啊。

    太宗皇帝病逝于榆木川时,京中大权在仁宗皇帝手里?

    他明明是文官集团选中的皇帝,为何也会早夭呢?

    归档里记载着:朕监国二十年,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天命尽矣。

    二十年都熬过来了,十个月就死了,未免太诡异了。

    而且,仁宗皇帝继位后,一心想迁都回南京。

    是不是因为迁都,所以才死了呢?

    宣宗皇帝放弃了迁都计划,所以就顺利继位,而宣德十年,宣宗皇帝病重。

    却让张太皇太后理政,张太皇太后一度想立襄王为帝,被杨士奇得拒绝,才开始了张太皇太后的垂帘听政的生涯。

    丈夫死了,儿子死了,她却成了最大受益者!

    朱祁钰忽然不寒而栗。

    她记忆中的皇奶奶,在二帝崩殂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她究竟是谁的人?

    仁宗、宣宗的死,她就没提出过质疑吗?

    “冯孝,把洪熙年间的归档调出来!明日朕要看!”

    门外,传来冯孝的应诺声。

    朕闭上眼睛,会不会就再也睁不开了……

    朱祁钰不敢闭眼。

    当初仁宗皇帝是不是在玩乐之后,累了闭上眼睛,第二日便病了?

    宣宗皇帝是不是昨晚还在斗蛐蛐,说病就病了。

    当初朕,朕的病那般诡异,忽然就一病不起了,然后朱祁镇就开始夺门!

    这肮脏的夜里,都藏着什么啊?

    朱祁钰掀开帷幔,看向窗外的月亮,月亮皎洁,视线所及,只能看到咫尺之地,看不到夜的深处,更看不清人心。

    谁是谁的人?

    真的就一成不变吗?

    朕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吗?能相信一手清理干净的乾清宫吗?

    朕会不会也会在乾清宫里,忽然就病死了,比上次更猛烈,一剂毒药,送朕上路。

    敌人究竟藏在哪里呢?

    朕该怎么把他们找出来,杀光他们呢!

    他看着黑夜入神,当一丝阳光冲破黑暗,天边蒙蒙发亮,竟一夜没睡,眼珠子通红。

    吱嘎!

    打开乾清宫的门,冯孝从阁间里走出来,揉了揉睡眼:“皇爷,还没到时辰,您再歇一歇。”

    “不了,洪熙年间的归档,调来了吗?”

    冯孝进自己的阁间,拿出归档双手高捧,交给皇帝。

    “今天不练了,到了上朝时间,告诉朕。”

    朱祁钰关闭了乾清宫大门。

    冯孝满脸懵,从夺门夜开始,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