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55章 欺君之罪的下场!林朱斗法,敲打方瑛!(6/10)

>    “陛下,既然改革驿站,那这收益是归户部呢?还是怎么分?”胡濙立刻把心思放在钱上。

    朱祁钰眼前一黑,这老头够阴险的呀,咱们说的事,您怎么想着分钱呢?您不是士大夫,重义轻财嘛?

    “老太傅,您先起来。”

    “朕觉得驿站上面要有部门,管着天下驿站,至于如何分账……”

    “明天朝堂再议吧,利益最大化即可。”

    朱祁钰亲手扶起胡濙,没硬说把利益收入内帑。

    明天再商议,看看朝臣能给他什么好处。

    利益交换嘛,不寒碜。

    “诸卿。”

    “你们蹚水而来,足见你们心里是有大明的,朕心甚慰。”

    朱祁钰环视重臣:“朕不是一个听不去意见的皇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道理朕懂,朕也能做到。”

    “诸卿,朕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大明强盛起来。”

    “朕的心在漠北,在安南,在天下!”

    “你们,应该携扶着朕,进文庙、进武庙,名垂青史!”

    朱祁钰斗志昂扬。

    大步走到乾清宫地图前:“下朝后,朕令人查了安南归档。”

    “这里,确实是非常富庶之地。”

    “就这一地的粮食,足以供养几个省百姓用度!”

    胡濙是狂翻白眼。

    朝堂上您可把我忽悠瘸了!

    导致老臣丢了丑。

    确实有您说的地方,但那是安南国的王都,河内!

    人家那里能不富裕吗?

    定都之地呀。

    “陛下,您指的是河内。”胡濙发现乾清宫的地图和勤政殿的不一样,原来这是永乐朝的地图。

    他不禁唏嘘,此地前些年还属于大明呢。

    不过当时大明疆域实在太大,也不缺粮食也不缺钱,自然也没在意过这地方能亩产多少。

    “你们知道为何云贵穷困吗?”

    “因为肥沃的土壤,都被江河冲刷到了下游,而在这里就是一片红色的平原,全是云贵的精华!”

    “朕看了都垂涎三尺啊。”

    朱祁钰指着红河平原地区。

    这年代的地图不标注平原,只有粗略的地名和河流。

    但既然是云贵的精华,就该归大明所有呀,这是天理呀。

    耿九畴听明白点,却还是似懂非懂,问道:“陛下是何意?”

    “咱们派人去买粮食,顺道去打探,看看这地方是不是产粮之地?”

    “若是的话,明年就收回来!”

    “若不是的话,接着打探,哪里是产粮之地,咱们的兵锋就指向哪,不留给那些蛮族了,朕的东西,自然要收回来了!”

    朱祁钰拐个弯。

    直接用武力征服安南,怕是又是重蹈太宗事。

    等他没了,这些地方就会丢掉。

    所以,专挑精华之地收。

    那精华之地总要和国内连上吧,其他地方也就顺势收入囊中了。

    但这小伎俩,胡濙一眼看穿。

    “陛下,您一会要征麓川,一会要打东吁,现在又剑指安南,您到底要先打哪?”胡濙可不在乎这几个小国。

    大明的心腹大患,永远是北方。

    “挑富庶的先打,朕就要钱粮。”朱祁钰笑道。

    可看您的表情,怎么像是个强盗呢?

    天朝上国的大皇帝,怎么变成这样了?

    胡濙却点头:“挑精华之地收回,确实可以,比永乐朝一股脑的收回汉人疆土更合理。”

    “有了失去安南的经验,这次咱们也能顺利归化安南了。”

    在胡濙心中,土人也是好的,该归化的就归化。

    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都是这般想的,想教化万民,而不是奴役万民。

    可是,朱祁钰呵了一声:“老太傅,您说朕征服安南,是煊赫武功吗?”

    胡濙一愣,摇了摇头:“自然不是。”

    “是用安南之地,养大明百姓。”

    “可照您说的,咱们可就要背上安南人的大包袱了。”

    “图什么呢?”

    “咱自己人都过不上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