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1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姻亲的都杀光!(9/10)

胡濙不寒而栗。

    这该死的科举作弊案,可把文官害惨了!

    贡院外。

    舒良将所有巡场官召集起来。

    让胡信挨个指认。

    胡信却说没有这个代瑛。

    “你在逗本公?”

    舒良皮笑肉不笑:“把他带去诏狱,尝尝滋味,就老实了!”

    “你们!”

    “给本公站在这,一动不许动!”

    巡场官瑟瑟发抖。

    他们由都察院、六科(监察司)抽掉出来的巡场官。

    但是,都察院的御史都被派去民间了,如今这批人,都是从地方新招入的,最多算代御史。

    “罪人说的都是实话,真没有那个人啊!”胡信不想去诏狱。

    他也听说过诏狱的名头,没有人从诏狱活着出来。

    不,准确地讲,是进去了,想死都难。

    胡信不想遭罪。

    舒良刚要说话,院内鸣镝传信。

    会试期间,贡院是完全封闭的。

    这时打开是迫于无奈之举。

    但院门不能频繁开启,舒良也不能坏了规矩,就用鸣镝传信。

    “你们在这守着,本公进去!”

    舒良寒着脸进入贡院,扫了眼考棚里的考生,便去公堂。

    “厂公!”

    一个满头大汗的番子低声道:“又出事了,有个考生口吐白沫,好似不行了。”

    “就这点事?”

    舒良皱眉:“死了就死了,就算死了也得等三天后开门,任何人不许破例。”

    “厂公,标下去查,那考生的蜡烛不见了。”

    “嗯?”

    舒良侧目:“三根都不见了?”

    “是的,三根蜡烛是用三天的量。”

    “不可能这么快燃尽。”

    “标下从他吐出的沫子里,看到了蜡油,他好似是吞了蜡才出事的。”

    那番子详细描述过程。

    舒良脸色一变:“快把人拖过来,豁开肚子,查那蜡烛!”

    “标下遵命!”

    东厂番子动手麻利,很快就将人拖过来,直接开膛破肚,拿出来化了半截的蜡烛。

    舒良忍着臭味,放在阳光上看。

    “厂公,有字!”

    舒良也看到了,确实有字。

    白圭问询赶来,和他一起来的,是几个副考官,陈玑、胡奥、李显。

    “白尚书,你看!”舒良举着让白圭看。

    “这上面怎么有字儿呢?”

    白圭猛地回眸,喝问:“这蜡烛是谁发的?”

    “是副总裁发的。”陈玑回禀。

    “把人叫来。”

    白圭冲着阳光看:“看不清是什么字啊。”

    “被胃水腐蚀了,谁也看不清。”舒良拿起残余的几段蜡烛,都有字迹。

    说明这不是随机刻上去的一个字,而是舞弊。

    副总裁叫杨大荣,是景泰二年的进士。

    杨大荣粗手粗脚,皮肤黝黑,是农人出身。

    考上科举后,在地方熬了几年。

    因为都察院实在缺人,就将他调入都察院当御史。

    “这蜡烛是你发的?”舒良问他。

    杨大荣行礼之后,点头承认:“是卑职发放的。”

    “上面有字吗?”舒良问。

    “没有字迹,一个都没有!”杨大荣斩钉截铁。

    “你过来看。”

    舒良让他看,杨大荣惊得张大嘴巴:“怎么会有字儿?”

    “这得问你啊,这蜡烛经的是你手。”舒良冷幽幽地看着他。

    噗通!

    杨大荣跪在地上:“公公明鉴,卑职只是发放蜡烛,绝对没有参与舞弊。”

    “小点声,喊什么?”

    舒良不满。

    担心他的大嗓门,影响考生作答。

    “卑职晓得。”杨大荣向白圭求救。

    白圭也怀疑他:“你说说,这蜡烛都经过谁的手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