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之地,我朝堂政令畅通无阻。”
“这才是汉人的核心。”
朱祁钰愤恨。
于谦打了这么漂亮的一仗,战果却便宜异族。
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憋屈。
“如何才能在漠北立足?”朱祁钰咬着牙问。
“粮食,只要有充足的粮食,漠北就是咱们的家园。”
胡濙认真道:“天下地盘皆是如此,只要能生产粮食,都可成为我大明领土。”
“那御米……”
朱祁钰话没说完,就被胡濙打断:“陛下,御米刚刚栽种,还不知道成果如何。”
“就算真如您所说,推广起码需要两三年。”
“真的普及需要十年以上。”
“咱们扎根漠北,每年巨大的消耗,比打一仗还要头疼。”
朱祁钰不听他啰嗦,气恼地看向群臣:“薛希琏,你怎么看?”
“老臣赞同老太傅所言,漠北好打不好守,又一片平原,就算构建城池,也无法阻挡骑兵冲锋。”
薛希琏实话实说。
叶盛、王复等人都说不能推边境。
“他娘的!”
朱祁钰气坏了:“那咱们就将胜果拱手让人?”
“朕实在不甘心!”
“凭什么啊,咱们死了这么多人,打赢了天大的胜仗,彪炳史册的战功。”
“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朕觉得太憋屈了!”
群臣躬身。
这是没办法的事,太宗皇帝打崩了兀良哈,这才给了瓦剌、鞑靼崛起的空间。
自古中原王朝皆是如此。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又如何?
最终还得退出草原。
打仗耗费极多,还不如花钱买和平,所以很多王朝都用岁币买和平。
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
没有办法。
“若御米能在漠北种植,能提供足够的口粮呢?”朱祁钰看向群臣。
“那漠北,就是大明的后花园。”
胡濙傲然道:“莫说是鞑靼、瓦剌,就是成吉思汗复生,也打不过我们!”
中原王朝打仗需要完整的后勤线。
只要后勤补给足够,靠人海战术,也不可能败。
“朕相信自己的梦。”
朱祁钰看向胡濙,语气软化:“老太傅,能允许朕任性一次吗?”
“诸卿,朕没儿子,只想做出千古功业,让后世记得朕,知道有景泰帝这一号人。”
“朕这辈子,唯一的追求,就是彪炳史书了。”
“诸卿,给朕一次机会,让朕任性一次,行吗?”
说着说着,眼泪垂下。
朝臣跪在地上,默不作声。
“陛下,朝政不是儿戏,咱们边境推到北边去,占了鞑靼的牧场,就需要大批移民。”
“一旦……”
“老臣是说一旦,咱们守不住那片土地,移过去的百姓怎么办?”
“咱们建造城池,就会将中原的文化、经济等,所有秘密带去漠北。”
“一旦咱们被赶走了。”
“漠北胡族学会了咱们的东西,您说说,咱们还能守住长城吗?”
胡濙眼泪流了下来:“老臣也想恢复永乐朝疆域啊。”
“但那些都是不毛之地啊。”
“您会说咱们谨守长城,哪怕有一天,被胡族打过来,也可以依托长城构建防线。”
“可您想过没有,人心思变。”
“等咱们没了北方敌人,九边就会快速堕落下去。”
“就如北元被我明君冲进了首都,那些北元贵族连马都不会骑了。”
“陛下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陛下之心老臣感同身受。”
“可国家毕竟不是儿戏,老臣不能允陛下任性啊!”
胡濙一边哭一边说。
奉天殿内,群臣哭嚎。
皇帝眼泪汪汪。
可朕就知道,御米、土豆、地瓜就能在漠北栽种,就能供应漠北粮食。
鞑清那么烂,都能用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