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下,微臣欢心受之!”
朱祁钰不说话了。
他追着授勋,人家于谦玩命跑不要。
行,勋臣圈子是臭。
朕也承认。
问题是你战功太大了,封无可封,太师不可轻授,国公就可以轻授了?
奉天殿内静悄悄一片。
谁都能听出来,于谦是不愿意变成武勋之首,他嫌弃太臭!
而且,当了国公,就要卸任首辅之职。
他的儿子于冕,也不能走科举正途了,只能当个混吃等死的废物点心。
为何武勋家人废物居多?
试问皇帝会防着武将呢?还是防着文臣呢?
文臣如走马灯,可升可贬。
武将,贬斥了,万一心里不痛快,等哪天起复后,起兵造反,怎么办?
“太保不愿做国公,那便加封太师吧!”朱祁钰听得出来,于谦非常不愿意。
朕的爵位就这么不值钱!
追着送伱,买一赠三,你还不乐意!
不过,他需要于谦坐镇京师,给他壮胆。
便给你太师当吧,成全你,于(司马)太师!
于谦则叩头,不敢吭声。
他敢当太师吗?
不敢的,上一个活着的太师是张辅。
还是洪熙朝才钦封的。
而且,张辅可是仁宗皇帝的老丈人,人家才封的。
他于谦论战功,确实是比张辅强的;
但资历欠缺太多了,除非等皇帝驾崩,太子登基,看他于谦卧病在床,没几天活头了,为了收买人心才可能加封他做太师。
否则,没门。
“陛下,于太保心念社稷,放不下内阁!”
胡濙站出来打圆场:“不如效仿韩国公(李善长)事,请陛下封于太保为国公,同时担任内阁首辅。”
朱祁钰眼睛眯起,韩国公李善长下场可不咋地啊。
胡濙在映射于谦的下场吗?
今日的内阁首辅,不就是宰相吗?
李善长是国公,还是宰相,后果是什么?
“太保意下如何?”朱祁钰看向于谦。
“全凭陛下吩咐。”
听着就不情愿。
人家于谦立下泼天大功,还不邀赏,结果皇帝一脚把人踹进粪坑了,换谁心里能好受。
谁让你功劳这么大。
没法封。
朱祁钰也体会到了李广难封的痛苦。
“好!”
“传旨,钦封于谦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邢国公,食禄三千石,给予世袭诰券,另赏钞、银、彩币等物不计其数!”
朱祁钰话音方落。
奉天殿内窃窃私语,距离上一次封爵国公,起码过去四十年了。
上一次,是正统十二年,柳升战死,追赠柳升为融国公。
这是追赠。
于谦是活着的国公!
有明以来,算追赠的国公,仅有23位,于谦是第24位。
而且,邢国,乃是古国名字,意味非常,比英国公还要尊贵。
可这位国朝硕果仅存的国公爷,于谦如吃屎一般。
好似不是封赏。
而是惩罚。
“于谦之功,非一国公爵位可酬劳!”
“其妻故董氏,加封一品国公夫人;继妻钱氏,加封一品夫人。”
“再封,于冕为东安伯,赐世券,其长子世袭国公爵位,次子世袭伯爵!”
皇帝的声音又传来。
奉天殿倒吸冷气。
于谦凭一战之功,获封国公,长子荣封伯爵,养子荣封侯爵,女婿也被封为伯爵。
一门四爵位,显赫至极。
他的继妻钱氏,是宫女出身,是皇帝赐下来的。
“陛下,于冕、朱骥无大功于社稷,不能封爵,请陛下收回成命!”于谦刚硬道。
还第一次见到,拒绝爵位的。
你去问问陈友、李震、毛忠,想爵位都想疯了。
人家于谦嫌爵位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